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主动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2-03-23
        落实 " 双减 " 政策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学校作业减了,课堂效率更重要了;校外培训减了,学校责任更重大了。归根结底,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师范高校要发挥引领作用、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主动作为,为 " 双减 " 持续推进作贡献,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 双减 " 政策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挑战,师范教育更需 " 双向强化 "。高校既要通过教研、科研赋能师范教育,又要夯实学科基础,培养有学科专业造诣的基础教育教师。要着力建构基础学科与教育素养 " 双向强化 " 的高水平师范生培养体系。本科阶段,依托各学科专业学院,以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为重点,执行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同一培养方案,融入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模块,并择优分流和分段考核。教师教育学院负责教育专业教学,学科专业学院负责学科专业教学,实现共同培养、共同负责、双向强化。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拓展师德融通 " 主渠道 ",实现师范生师德情意养成的浸润性和进阶性。开展 " 课程育德 ",推进 " 实践育德 ",创新 " 反思育德 ",筑强师德师风。
       " 双减 " 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协同各方、统筹推进,切实形成强大合力。作为师范高校,应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开放融合与教育合作,搭建大平台、开展大活动、研究大问题、扩大影响力,推动 " 双减 " 政策咨询与实践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学校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开展校校合作,深化师范高校与基础教育领域战略合作,加强对 " 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 " 的研究、培训、服务。发挥综合学科优势,为中小学提供非学科类课程和兴趣特长教育支撑。依托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职后培训、进修研修、合作培养、家校共建等方面的服务。邀请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知名校长担任兼职教授、实践导师。开展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举办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建设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探索构建师范生定向培养制度。落实 " 国培计划 ",支持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增加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开展校所合作,与地方党校、社科院、教育研究机构、智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 " 双减 " 政策有效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范教育质量提升等开展政策研究。
       数字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迭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而教育也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在发布 " 双减 " 政策的同时,国家还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 " 教育新基建 "),计划到 2025 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双减 " 政策意在引导建立科学、客观的教育质量观,而 " 教育新基建 " 的重点在于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起到全面提质、减负增效的效果,通过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支撑 " 双减 " 落地。师范高校要积极响应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动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能力提升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以全面育人为目标,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以智能技术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教师队伍管理、促进五育并举的教师教育新生态。要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打造 " 人工智能 + 智慧教学场 " 为教师提供先进理念和智慧技术,创建 " 人工智能 + 优质资源库 " 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和优质资源,架构 " 人工智能 + 研修共同体 " 为教师提供智能诊断和精准评价,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助推教师教育改革。
(作者:王成斌,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 陈亚 / 编审 崔林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