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疯抢高价民办学位暴露了什么?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7-04

疯抢高价民办学位暴露了什么?

王伟

物以稀为贵。某种资源越稀缺,就越值钱,也就越受到追捧。从这个角度看,一年学费高达1.8万元的义务教育属性的民办初中学位遭到疯抢,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有钱人愿意出这个钱,为孩子的前程投资,一则说明国人富裕了,一则说明国人重视教育了,反正总比阔人们拿这些钱包二奶、找小姐强多了。

从报道中看,知名民办初中受到青睐,学费被炒高,有两点原因:一是,广州市公立学校采取电脑派位,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可能被分到不太好的学校,会影响孩子的前途,所以选知名民办初中;一是,按广州市政策,一些外地学生不符合入读公办学校要求,民办学校就成了唯一选择。当然还有一个隐性原因:教育落后,名校太少,要是不管公办的,还是民办的,个个都名校,还要3万人竞争可怜的2700个学位吗?

第一个原因不难理解,和炒股、炒茶叶一样,教育也是投资,为了换取日后的丰厚收益,经济条件允许自然要选潜力股、绩优股,而优质的民办教育正好满足了这些群体的市场需求。第二个原因,我有一点理解不了。如果外地学生能否上名民办学校、甚至是能否上学,全凭家长的经济实力,那么,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不是被剥夺了?而我们的教育部门是否有权力剥夺别人受教育的权利呢?

从媒体披露的一些情况,一些地方的知名民办学校基本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民办,全无一点民办的色彩,到处都透着官办的气息:从师资方面看,民办学校的老师基本来自公办名校;从硬件设施看,办公的校舍和场地基本在公办学校内;此外,民办学校之名乃是借助了公办学校的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

这种公然借鸡生蛋、坐地生财的“好办法”,固然很是富裕了一批人。但它也曾遭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炮轰,受到时评家的口诛笔伐,可惜反对的声音太弱。广州的这15所知名民办高校是不是这种情况,笔者不了解情况,不敢贸然下结论,但从其校名上还是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如一中实验中学,二中应元中学,省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等,要是自己打天下,断然不用把公办学校的名号挂在前面,这不喧宾夺主吗?

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有人能攀上公办名校这棵大树,或知名公办学校自己分身有术,有了公办、民办两张脸,同样也有人攀不上,公办名校毕竟有限,要是个个都名校,人人都名师,都21世纪了,还用搞什么电脑派位这种类似抓阄定命运的荒唐事吗?那么,这些伪知名民办学校必然挤压真正的民办学校,造成民办学校两极分化。此外,它们还可能使高收费合法、合理化,客观上加大了教育成本,加重了民众负担,损害了大部分人的教育权利。

所以呢,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最好去查一查,这些知名民办中学到底成色几何。要真是自己闯出来的,那就是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应该予以嘉奖,要不是的话,最好能还原其本色:公办的归公办,民办的归民办,别两家扯在一起不清不白,害得有钱的纳税人花两份钱,害得没钱的纳税人孩子没学上。只是我担心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动力:知名民办学校高收费,可以带来巨额收入,这些收入可能会反哺给教育部门,为当地教育部门减轻了财政包袱,对当地教育作出了“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