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老师站在学生中间上课、二经三校尝试小班化教学
来源: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8-04-03
 



  沈阳晚报讯(记者 李明欣)偌大的教室里,只摆放了21张课桌;课桌不再是“秧田式”的横平竖直,而是四五个一组围成一大圈;讲课时,老师更多的时候是走下讲台,站到学生中间;学生坐姿很随意,不举手就回答问题也没关系。4月2日,记者在沈河区二经三校看到了小班化教学的新鲜场面。   

  课桌全部围成圈

  三年二班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记者来到时,全班21名同学正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

  教室的设计也挺特别,黑板的背景是由森林和蓝天构成的。

  校长李云彪介绍,这种充满情趣的布置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摒弃厌学情绪。小班教学能使教师与每一名学生接触时间增多,便于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在“小班化”课堂上,几乎每名学生都能被提问两次以上,而以往总有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小组成员共荣辱

  二经三校是沈阳市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小学,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市民家庭,不少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每个小组成员就互相担当起“家长”的职责。

  洪珊珊同学是三年二班“别克”小组组长。她说,班级考试评比都是依据小组进行,小组里大家都强,老师才能给贴笑脸,不想给小组抹黑,就只有大家共同努力。

  二经三校“小班化”尝试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动态分组,小组成员不断变化,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相互搭配。三年二班班主任白桦说,这种分组方法不仅利于学生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学习积极性

  从这学期开学开始,二经三校从一至四年级中选出6个班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最大的收获是,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

  不过,李云彪说,这只是个探索,“小班化”教改的长期效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