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规划纲要:考级竞赛成绩禁作入、学升学依据
来源: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8-04

        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择校问题?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3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将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吴德刚说:“缓解学生的压力,缓解择校的压力,缓解学生竞争的压力,需要各方面共同想办法、做努力。”
   
       《纲要》明确,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改革考试考核办法、科学设计课程和教材难度、建立监测公告制度、规范各种社会补习和教辅市场等措施;学校要做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等工作;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
   
        他说,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是一个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均衡。《纲要》提出了远近结合的解决思路。远期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近期主要采取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等办法。
   
        我国将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待遇
   
        针对农村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3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指出,对于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
   
        吴德刚说,长期以来,广大农村教师,包括长期代课的教师,他们生活、工作的条件都很艰苦,克服了很多实际困难,很多人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保障措施部分特别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强调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纲要还提出,要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国家对于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