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老师、家长、学生热议“文理不分科”
来源:常州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11-21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提到——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扩宽终身学习通道。”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其中“探索全国统考不分文理科”“取消重点班”最受家长关注。

  业内人士透露,江苏新高考方案目前正在制定当中,现在有了明确方向,之前呼声较高的“3+小综合”方案估计又要被推翻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的高考模式不会有变化。

  这两天,改革方案里有关教育的话题,在家长、学生、校长和一线老师间也引发热议。

  关键词1

  【取消文理科】

  学生、家长倾向现行的“文理分科”

  现行的“3+2门学业水平测试”的高考方案自2008年起实施,文理分科。

  本周二晚6点,记者在市二中门口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和家长,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还是文理分开的好,不分科的话一来学习负担会加重,二来个人学科优势就突显不出来了。”

  方同学和陈同学来自高二理科班,她俩就不希望“文理不分科”。“我历史不好,不分科的话总分和排名可能还不及现在。况且不分科还会导致多上几门课,现在已够多的了。”方同学认为,学生文理偏科的现象还是挺普遍的,各科成绩很均匀的毕竟是少数,分科发挥各自特长,皆大欢喜。

  省常中政治老师向永知曾在高二两个班级(一文一理)做过调查,结果两个班的学生一致认为,文理分科有必要,学生可扬长避短、彰显特长。

  在晚报教育群就“文理不分科”调查,家长们更抵触。其出发点与学生相似,担心不分科后会给学生增加负担。

  李文娟的女儿念初三,但她现在就已开始关注高考改革的信息了。“因为我孩子的这一届赶上了各种改革,所以得提前‘做功课’。”与绝大部分家长一样,李文娟不支持“文理不分科”,“文理不分科就可能意味着九门课上三年,那孩子得多累。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孩子是全才,有一技之长就好。”

  取消文理科后的课程设置、考试制度、选拔模式究竟怎样,这是高中校更为关注的

  取消文理科,应该怎么做?在教育界人士那里,有争议。

  市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高俭认为,取消文理科是大势所趋。从人才培养的方面来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非某一学科的专才。基础教育理应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且学科间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高俭表示,取消文理科如仅是简单的科目相加,那又是给学生增加负担了,2002年“3+大综合”的的高考方案就是个例子。文理不分科后,至于高校招生,可根据其自身需求来进行个性化选择,比方说在统考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性加试某一门学科。

  同样是分管教学,省常中副校长曹新跃对“取消文理科”持有异议。教数学的他说,现行的高考方案中,文理科数学卷一合卷,从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合卷还是有很大的负面反响的,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且从高校的专业特性还是就业来说,对文理科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曹新跃还说,取消文理科,目前只有一个方向,但作为高中校,更急切关注的是取消后的课程设置、考试制度、选拔模式究竟怎样,这一切现在尚不明朗。打个比方,学习的内容更全面了,但课程深度可能会有变化,不然学生的差异性如何体现?

  关键词2

  【取消重点班】

  初、高中校普遍设“重点班”,有家长对此有异议

  女儿已念高一的杨女士,一直对重点班的开设有异议。孩子读初中时,学校教学改革设立重点班,女儿以几分之差未能进入重点班。杨女士说,这对孩子打击挺大的,一度认为自己很差。后在家人的鼓励下,才振作起来。她不明白,为何非要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据了解,目前初中、高中校基本都有“重点班”,有的还施行动态管理,学生按成绩决定“去留”。有家长认为,“重点班”都是精英教育,所以希望孩子能上一个台阶。

  从因材施教出发,“重点班”有价值,更理想的方向是“走班制”

  重点班,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从因材施教出发,有存在的意义。

  市一中高三年级组长邓小进说,设重点班归根到底还是生源问题,除非高中也像小学那样,按学区来招生。

  向永知老师认为,取消重点班,是为了教育公平。但是,没有重点班,就意味着完全的教育公平?未必!教育公平包括多方面,有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我们要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从而真正因材施教。

  省常中副校长曹新跃也认同重点班,他说这符合教育规律。但是,不一定要以教改班的行政手段来划分重点班,因材施教只是针对某一学科,一旦设了重点班,不能保证全班学生在所有学科上都处于同一层次呀。所以,理想化的重点班应施行“走班”制,但受技术所限,目前“走班”面临管理上的困难。不过随着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会找到解决的方法的。

  郑雨露 毛翠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