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浙大附中多种模式助力探索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2-03-25
浙大附中教师到县中送教
浙大附中专家团为县中教师听课“把脉”
       目前,杭州进入市“两会”时间。当前,杭州市正着力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本次“两会”上,“共同富裕”也成了代表、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作用,是高质量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在浙大附中校长申屠永庆看来,浙江基础教育领先全国,在教育领域对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仍需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教育共同体是基础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有力探索。
       作为一所名校,如何做好“教育共富”示范,浙大附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他支教县中两年进行浸润式帮扶

       手把手引领县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周晓农,浙大附中物理高级教师,他在淳安二中却有一个专属爱称“农哥”。原来,作为“曙光之行”的专家团成员,2019年8月,周晓农前往淳安二中支教,一教就是两年。此次支教,可不仅是上课带班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主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辐射农村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
       刚到淳安二中,周晓农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听课,组织物理学科组集体备课,这一“把脉”,心中已找到“病症”所在。“淳安二中是当地非常优质的一所高中,老师们都很敬业,但在教学观念上比较传统,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对知识缺乏兴趣。”周晓农听了一圈课有种直观的感觉。
       如何改变当地老师的教学观念,周晓农首先在自己带的班上进行“打样”,欢迎组内的老师推门听课。比如,上失重和超重这一课,传统的教法就是让学生们背熟物理概念,周晓农把学生们带到电梯里,在升降中体验失重和超重的感觉。“当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脚有受力感,是超重;当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脚有种悬空感,是失重。”一位学生感慨,这样的物理课很有意思,体验完了自然就把概念熟记了。
       “现在的新课改,讲究跟学生更贴近,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薄弱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为了更好提升体验感,周晓农还组织老师们自制实验设备,尽可能地以现场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理解相关物理现象的原理。正是专注于实验器件的开发探索,近两年淳安二中老师们在县市实验评比中7人次获奖。
       随着支教的深入,周晓农还发现了一个县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经历。“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能触动教师在某个教学领域进行归纳总结,为更高层次的教学奠定基础。”周晓农在支教期间,还为全淳安县的物理教师做讲座,而淳安二中的物理教师更是在周晓农的指导下,多次在县市论文评比中获奖,也为教师的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

       这一理念正在影响更多县中教师
       周晓农老师支教淳安二中,是浙大附中响应参与推动“教育共富”的一个缩影。
       “浙大附中现在和省内外多所偏远地区学校,结成紧密共同体,并探索出了多种合作模式。”校长申屠永庆介绍,有像和淳安二中、台江民中那样,派老师长期参与支教,进行浸润式引领;有和寿昌中学那样,设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定期下校进行学科指导;有和黄山屯溪一中,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定期开展学科教研;还有和阿克苏高级中学进行结对,定期在线上进行教研帮扶等。“无论是省内省外,线下线上,多种结对模式中的核心,便是对当地学校教师进行帮扶培养。”申屠永庆坦言,只有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
       教师帮扶,切入点在何处?申屠永庆认为,在于观念的转变。新课程改革以来,很重要一点:教师不仅要多了解学生,还要会引导学生。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需把课程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做题的技巧,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什么,但现在还得解决知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的问题,并且在情境化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年,浙大附中被教育部认定为“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为把改革落实落细,学校下足了功夫。“我们刚拿到新教材,马上开展教研组集体研讨,分析新旧教材在教学上的区别,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等,以更好把握好‘双新’精髓。”申屠永庆说。
       浙江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比其他省份要晚一年,但浙大附中的“双新”探索,对于兄弟省份的学校来说却如获至宝。黄山市屯溪一中就组织整个高一年级老师,分批按学科组组团来浙大附中“取经”,每批老师一来就是三五天,不仅是学科组的交流,还包括五育并举育人实践的方方面面。屯溪一中的老师回去后,个个撰写学习体会,在当地教育局网站开展专门报道,将浙大附中的优质经验辐射更广。
       “做好‘教育共富’示范,浙大附中从不藏着掖着。”申屠永庆说,学校所有的“双新”学术研讨会、学术节,会主动邀请结对兄弟学校一起参与,学校的课堂也随时向兄弟学校敞开,一些经典课例还开通了线上直播,让兄弟学校的老师在“云上”一起来研课。
       作为“双新”国家级示范校,浙大附中也让兄弟学校的学生们心生向往。前段时间,学校还邀请了寿昌中学的鸿鹄班师生62人来玉泉校区研学。寿昌中学的学生们参与了新高考英语写作、智能无人机、物理实验拓展探究等选修课的观摩互动,收获满满。一位学生这样感叹:“浙大附中的选修课,是一种延伸课,而且很丰富,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向更深层次的兴趣探索,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
       “‘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这是浙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我们希望这一理念能影响更多的老师,使老师更会教学、更好育人,从而由他们为更多学生带去美好教育。这也是浙大附中积极参与‘教育共富’的初心。”申屠永庆说。(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