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大学生毕业论文,鸡肋之痛?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俊义 王民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22
        毕业论文是高校教育最后一门必修课,每名同学本应上好这堂课,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事实上,在一些高校中,毕业论文的质量日渐下滑,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拼接、造假、抄袭之风比比皆是。一些学生将毕业论文看成了一种累赘,就业过程中的一个包袱。鉴于毕业论文部分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助长了校园弄虚作假的风气,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的讨论随之而起。很多时候,毕业论文被人看成"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其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学校和教育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
 快餐时代的快餐产品?

  如果问一位二十年前毕业的老大学生,他会告诉你,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写毕业论文绝对是一件大事。从选题到定稿,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丝不苟的,大家不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它当做一个机会,一个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一个完美句号的机会。

  二十年后,毕业论文由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简单易做的快餐食品。
    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几个月?一般的回答是至少三个月或者一个学期,但现在这个时间正在缩短。"我的毕业论文写了大约两个礼拜,时间并不算短,有比我更短的。"去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王威对记者说。记者采访发现,对很多学生来说,大学毕业论文越来越像快餐产品一样,讲究的仅仅是速度。

  河北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赵晴告诉记者,她已经决定考研,现在正在紧张的复习,论文题目已经定了,但没时间写。她计划在寒假的时候完成它,"我觉得我已经很认真了,班里有的同学在单位实习,其实等于已经找好了工作,下学期来不来学校还是个问号,论文的事情,估计也就是在网上拼凑一篇了事。"赵晴说,系里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一直很重视,去年还专门成立了"反抄袭组"对付作弊的学生,有两位师兄因此被发现没有及格。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些学生作弊。

  一位去年毕业的学生告诉记者,在校园里,写论文现在叫做"攒"论文,很多同学通过在网上搜索、拷贝和粘贴,将不同文章拼接起来,经过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论文的末尾要求例举"参考文献",没有几个同学阅读过那么多的文献。一般根据论文课题关键字,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搜索,随便挑出几个就成了参考文献,指导老师也没那么多时间求证这篇论文是否真的参考了这些书目。如果还需要"英文参考文献",同学们就会去图书馆找写英文原版书,把相关段落通过某种软件加工转换成文档文件,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打字时间。翻译这些英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利用"金山快译"等软件一点一点地翻译,有的干脆找英文系的同学代劳;更有些同学干脆到网上下载有英汉对照的文献,同学们还把翻译好的中文故意修改得蹩脚、不通顺,于是更像是自己翻译的。自从有了电脑和网络,"效率高"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一星期就能完成一篇论文。

  一些大学生还向记者反映,每年毕业前是校园里的复印店发财的时候,他们不仅收集往届毕业生的论文,而且专门有些研究生写自己专业内的论文通过复印店卖给毕业生,这些论文的价格一般在100元-200元之间,毕业生也是花钱买省事。有的就到付费的网站上下载论文,这就减少了雷同的概率。

  河北大学一位教授说,毕业生在就业的压力下,学业被放在其次。他们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论文生成术",论文的写作从原来的精心构思变成现在的快速制作,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导致论文质量的下滑。

  毕业论文为何成鸡肋?

  对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只要两件事:找工作和写论文。不幸的是,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是重叠的,权衡其重要性后,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前者。这种选择的结果就是,论文越来越不像个论文,地位变得越来越尴尬。

  河北某高校新闻系毕业班有56人,有20人准备考研,其他30多人在各单位实习,只有几个在为论文认认真真做准备。该系一名同学对记者说,没有多少学生会对论文负责的,因为根本没必要。首先,我们的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忙着找工作,到许多招聘会赶场;其次,现在招聘单位要的是你的工作经验,没人会看你的论文。因此,与其扎实做好一篇论文,还不如到一家单位学习点工作经验实惠。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学生和学校,潜意识里都认同了这样一个观念:就业第一,论文第二。河北大学教授谷峰说,每所学校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就业率的高低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一所高校优劣的评价标准,每年所有的高校都要以就业率的高低排队,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没有什么比就业更重要,学生论文的质量如何,是否具有原创性观点与就业比起来,显然有点微不足道了。

  因为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正是集中精力写论文的时间,在一切为就业开道的情况下,毕业论文不得不能将就就将就。四川一所重点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林雷说,其实,老师对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一般情况下写论文之前老师都要造一下声势,说些诸如"今年的论文要求非常严格,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写"此类的话,但事实上很少有老师为难学生的,大家都知道,如果论文影响了学生毕业,也就等于影响了学校的就业情况。有的同学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写起论文来很马虎。

  燕山大学一位教授说,就业状况的变化改变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十多年前,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完全有时间和心情来认真完成一篇论文。但现在不同了,工作得自己找,有的孩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开始考虑能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况且,写论文的时间正是找工作的时间,没有哪个学生会因为论文而耽误找工作。

  因为就业压力导致轻视论文或许可以原谅,另一个原因可能更令人沮丧。河北某高校历史系已经毕业的一名学生说,在大学四年,有一半时间他在上网打游戏,专业课基本没听,只在考试的时候才突击几天,到写论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一张白纸,憋了几天也写不出几个字,最后只能上网东拼西凑才勉强过关。

  不会写论文恐怕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毕业论文体现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是搜集材料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如果说平时的课程学习是量的积累,那么大概论文就是由量到质的飞跃。当一名学生本专业知识实在匮乏时,写起论文来自然不会得心应手。问题是,这样的学生不能说有许多,但也绝不能说是个别的。

  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

  如果毕业论文真的成了令人尴尬的"鸡肋",那该不该取消它?今年,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校、学生、教育专家激烈的争论,争论结果最终如人们所想,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无法说服对方。有关专家说,对这场争论,重视的不应是其结果,而是在争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有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理由有三,从必要性来看,本科毕业论文并非必不可少。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不仅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连硕士研究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从可能性来看,本科毕业论文的时机和条件都不太理想。目前人们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学生找工作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也不能适应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第三,从现实性来看,一方面毕业论文的质量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其结果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加剧了弄虚作假现象和形式主义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掺水"的毕业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毕业论文。

  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以后,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呢?专家认为,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况且上述能力远不限于论文写作能力。从根本上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的,而且要从小抓起。

  另一个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取消毕业论文等于削足适履。因为取消毕业论文并不能达到提高大学教育水平的目的。不能通过减少教育环节来迁就大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更不能因为一些大学毕业生提交的论文粗制滥造,而对撰写大学毕业论文的作用彻底加以否定。大学毕业论文是一种综合测验,它是大学诸多测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就像不能因为大学考试有作弊现象而取消大学所有的考试,也不能因为身体有病而彻底放弃人生。

  事实上,不管是赞成取消毕业论文还是反对取消毕业论文的专家学者,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在部分学校里,毕业论文的质量日渐下滑,毕业论文的撰写流于形式,弄虚作假漫天飞舞。有专家建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通过先工作然后再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获得毕业论文的学分。河北大学谷峰教授认为,毕业论文"鸡肋化"和教学体制有关,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学校是不够的。但学校可以在微观层面上进行调整,例如把学生的实习期和写论文期分开,硬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必须在学校写论文。学校也可组织学术委员会,通过抽查论文来验证其质量等等。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