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情感 文化 审美
——精品散文诗的四大要素
中国散文诗诞生至今已有92年,进入新世纪也已10年了。从散文诗自身应该发挥的功能及本身的艺术创新来说,中国散文诗揭示和反映复杂的社会与心灵,融入和传播各种文化与思想,彻底打破传统诗和分行诗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束缚和排挤,使其在灵活多变的散行文字中展现无穷想象并让灵魂始终充满激情地运动,每个阶段都同样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革命性的进步。但是,综观当前的中国散文诗,我们发现,不缺数量,也不缺活动、不缺声音,但是缺精品,缺深入人心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因此,散文诗的精品问题,是当前散文诗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精品的生成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散文诗的思想含量。文学作品没有思想则是苍白的,行走无力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学精品,无一不存在思想的深邃性。《巴黎的忧郁》描绘的是“漂浮在声音、色彩和思想之间的转瞬即逝的那些细腻的差别”;《野草》是鲁迅的全部哲学;《先知》是一棵“思考了一千年的”具有超妙哲理和流利文辞的“长青树”;《吉檀迦利》是用深刻思想和优美文字凝聚的经卷,因此它能超越时空使人与神产生精妙的对话。什么是散文诗?具有深刻思想的优美自由的文字就是散文诗。有思想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有思想的散文诗也才有价值。思想深度是散文诗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让思想穿透一切,让思想直逼真理并呈现真理,这样的散文诗才能有核心和灵魂的支撑,才能有一种永恒的品质贯穿其中,这样的散文诗才有成为精品的可能。名校 教育
第二个要素是散文诗的情感含量。散文诗的本质是诗,诗的本质是抒情,抒情的本质是用真话感染人。凡是喷发于内心的大阵痛、大悲悯、大彻悟、大清醒、大孤独,大欢乐、大诅咒、大赞美等等,都是由生命的灵与肉生成的真情实感,都是构成散文诗抒情的重要因素。散文诗要面对灵魂和真理说话,面对苦难和良知说话。当然,有时出现“零抒情”、“冷抒情”的散文诗,我们不否认它是深刻的,但关键是不要故作深沉和“零度”;有时也出现“泛抒情”,那也要看是否有必要。因此,要处理好泛抒情与零抒情的“度”。大气磅礴的作品有时显得“泛”,其实“泛”就是它的一种审美特征。纪德的《人间食粮》不泛吗?圣琼·佩斯的《远征》、《海标》不泛吗?惠特曼、艾略特、聂鲁达、帕斯的一些散文诗作品不泛吗?但仍然不影响它们成为精品。这里关键是它是否有值得“泛抒情”的对象和场合。幽深、冷寂、隐晦,有时显得“零度”,但也要看它是否真正属于那种心如止水的幽深平静,那种迫不得已的隐晦朦胧,那种尝尽苦楚的悲凉沉静,那种看破红尘的清苦冷寂,或者“哀莫大于心死”那般的沮丧、凝重、消颓。因此,小情调也好,泛抒情也罢,抑或是零抒情、冷抒情,如果不是情愫所致,而是因诗所为,则不是散文诗可取的。散文诗是个性化的、与心灵有关的、触动人心的东西,因此它必须建立在个人感觉、感受、感悟的基础上,只有把人的鲜活感觉带到文字的现场,才能展现情感、思想的真实,否则就打动不了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散文诗精品。
第三个要素是散文诗的文化含量。“文化”是一个很具包容性的概念,有民族的、地域的、世界的文化,也有传统的、现代的文化,还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一切思想的、艺术的、学术的、制度的、礼俗的东西都属于文化。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表征;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生一个时代的诗学观、创作观。所以散文诗创作不可能没有文化因素,不可能离开散文诗人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所生活的地域文化环境。散文诗创作的中心话语,是与作者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分不开的,如果割裂散文诗与文化的共生共融关系,那散文诗就显得单薄甚至不健全。写古诗、古词讲究用典,写现代诗(包括散文诗)注重文化含量,这是一种起码的创作方法和要求。用文化的眼光去对待生活,去思考人生、历史、世界,那么我们的散文诗就有了文化的含量。名校 教育
就地域文化来说,它是某一人类群体在这个区域长期生存及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具有文化特质的时空环境,它形成自己独特根性的文化体系,呈现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基于地域文化的散文诗创作,是基于地域根性及地域文化体系而进行诗性语言传达与转换的一种现代性散文诗创作。地域散文诗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主要包括民族地域的风光、风情、风物、风俗的发现与描绘,地域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创造的认知与赞美,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彰显与弘扬,民族的历史轨迹、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落后、蛮昧、狭隘等民族缺陷和弱点的审视、反思与批判,以及对乡土的感恩、对大地的依归、对民族的忠诚等精神品质的崇敬与书写,对人性复苏和生命意识、忧患意识觉醒的昭示与表现,对责任意识、对现实和命运的集体性抗争意识形成的肯定与评述,等等。地域散文诗创作,无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因而它应是散文诗精品生产的一个方向。名校 教育
第四个要素是散文诗的审美含量。追溯散文诗的身世,它融汇了诗、散文、戏剧、小说、宗教经文的血脉;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它还吸纳了歌词、影视元素、音乐舞蹈元素等一切优秀文化艺术的成分。这种吸收与融合,使散文诗这种文体姿态潇洒、气度不凡。优秀的散文诗,必然具有诗的诗性品质、散文的自由、戏剧的浓缩、小说的奇巧、歌词的时尚,有的还具有影视的画面感和跳跃感、音乐舞蹈的韵律美和造型美,甚至还有杂文的敏锐、寓言的哲理、宗教经文的神秘,等等。这种多元艺术元素的融合,使散文诗成为既有内涵又有品相的优秀文种。当然,它已经是脱离母体的一种独立自由的文体了,而不是什么与什么相加的混合物,这一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先生早有强调。因此,你叫散文诗去承担它不应该承担的一些任务,那是对它的折杀和侮辱;散文诗落到这种人的手中去创作,那是散文诗的不幸和悲哀。难怪其他一些人总是认为散文诗容易写,总认为是诗写不出来、散文又写不好的才去写散文诗,如果这不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的话,那也就是一种严重的无知,当然也是对散文诗草率创作的一种描绘,是要求对散文诗进行精心精意创作的提醒。因此,我们急需重塑散文诗的美文品质,讲究语言的精致和艺术的境界,让商业性的散文诗、庸俗性的散文诗、粗鄙性的散文诗远离散文诗坛,从而让散文诗精品横空出世、重现光芒。名校 教育
作者: 喻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