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生暑假打工受骗事件频发 如何从容跳出圈套?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7-29
  苏报讯(记者 观复)暑假大老远从济南乘火车到苏州来勤工俭学,到厂方那里面试被告知“年龄太小、不是长期工”,中介之前答应好的工作就这么化为了泡影。额外交了每人300元的中介费,又被“转卖”到上海一家工厂上班。不但每天都要接触强酸强碱等危险品,而且工作时间超长,更可气的是,原本说好每天100元的工资也被当地的中介克扣了。这是济南一职校学生王文(化名)和他的19名同学,本月遭遇的辛酸的“暑期工之旅”。
  随着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很多企业选择在学生放暑假的时候招短期工,学生也很愿意利用暑假通过打工来积累工作经验,并赚取相应的报酬。但由于法律在实习领域的不完备、暑期工市场的混乱、各方维权意识薄弱等,使得目前在“学生、学校——劳务中介——企业工厂”这条劳务输出链条上,学生暑期工成为最弱势的群体,遭“放鸽子”,成“包身工”、“欠薪族”等事件频频发生。
  暑期打工没有保障条款,只能尴尬“裸奔”的状况已持续多年。对此,今年江苏省已开始从法律层面努力健全暑期工权益保护机制。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杨云提醒,5月1日起实行的新版《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者劳务派遣单位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需由企业与学校之间直接签订协议,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直接向顶岗实习学生支付实习报酬,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根据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于今年7月1日开始调整,规定实习生的工资按照13元/小时计算,远高于一般职工的正常工资(8.79元/小时)。
  从根源来看,产生暑期工纠纷不但是劳务关系的问题,还涉及到诈骗、非法经营、恶意欠薪等问题。针对此类纠纷多发的态势,我市公安、人社、工商等部门近期将举行联席会议,部署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打击违法用工行为,更好地帮助暑期工展开维权。
  此外,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专业人士也提醒学生,暑期兼职首先要避免求职心切、盲目找工作的心态,以防诈骗分子会在招聘条件上设置陷阱。一些如打字员、发帖、淘宝刷信誉等网络兼职,基本不可信。求职者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寻找大型知名的大学生兼职机构求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