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记者 蒋斯亮) 在新华中学,记者见到丛昊,穿件红色的体恤,讲起话来落落大方。这个今年7月底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小伙子,高三这一年在学校只上了50天课,结果高考成绩刚一揭晓,就被武汉大学自主招生专业“挖”走。武汉大学看中丛昊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他在地理上的突出成绩,还因为他是一个坐得住、敢问敢想的优秀学生。名校
喜欢地理,全国奥赛小试身手
新华中学的丛昊,很多人并不陌生。去年年底,丛昊和其他两名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新华中学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团体总分位居全国第三、江苏第一。丛昊同学由此成功入选国家队,结束了我市15年来无中学生入选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国家队的历史。如果说,全国奥赛让丛昊小试身手的话,那么,本月底,丛昊将和广州外国语学校、华南师大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的4名同学,代表中国队参加在台湾举行的第八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挑战。这也是我省中学生首次参加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实现了扬州市中学生参加国际奥赛零的突破。名校
“恋”上自主招生,高三只上了50天课
丛昊高一高二时,每次考试年级第一总是他,最差的一次也排到年级第四名。到了高三,一次偶然的机会,丛昊了解到高校自主招生的一些情况,觉得这样的考试更能锻炼能力,于是萌生了赶考的想法。丛昊高三的班主任孟素红老师告诉记者:“自打要参加各类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这孩子就开始了全国大旅行,今天北京、明天武汉地飞来飞去,整个高三一年,只有最后50天是在学校度过的。”“虽然孩子高三没能很系统地复习,但是我认为是值的,自主招生的考试锻炼了丛昊,他的知识更加丰富了,我还发现,原先有些腼腆内向的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大提高,敢问敢想,这样的他到异地求学,我放心了。”丛昊的爸爸说。名校
虽然只上了50天的课,高考时,丛昊却丝毫都不紧张。成绩揭晓后,没有经过系统复习的他轻松考过本一线,武汉大学第一时间和丛昊取得联系,鉴于丛昊的优秀表现,直接承诺录取丛昊。
“坐得住”读书法很有用
从小到大,丛昊不仅在地理方面获得全国大奖,化学、生物、英语都获得过省级以上大奖。面对这么多的成绩,是什么让他屡屡获胜呢?他有什么法宝吗?面对记者,丛昊没一点保留。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母就培养他坐得住的读书习惯,爸妈轮流陪他在书房讲故事,再让他复述,久而久之,他在书房一坐就是半天。而这个方法还让懵懂的小丛昊认为书是好东西,因为从爸妈口中讲出来的特有意思的故事都是从书中得来的,渐渐地,丛昊爱上了读书。名校
丛昊房间里最多的就是书,他看书的范围很广,涉猎很广,喜欢钻研。小学时,丛昊就将初中、高中的地理教科书全看完了,看到爸爸批改学生的地理作业时,才上小学五年级的丛昊竟然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凭借这股对地理的钻劲,他在准备全国地理奥赛期间,阅读了大量地理、人文、科技资料,有时自己来不及查阅资料,就给做地理老师的爸爸“布置”作业,给爸爸开一份要找的资料清单,爸爸找好后,他再拿来阅读。同学和老师在评价丛昊时,都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坐得住、读得多。“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的,问丛昊准知道。”丛昊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