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瞄准外地大学生做生意
对于王榆涵来说,在网上开店尚属试水。2011年暑假,王榆涵曾约上三五名同学,一起到朝天门市场批发了300多元的玩具,然后到家附近的超市门前练摊。“很多人只是路过看看,买的人不多。”上次卖玩具,王榆涵不仅亏了十多元,由于在户外吆喝得太久,他回家后还感冒了一场。
去年寒假,学校推荐阅读《特别狠心特别爱》,其讲述了作者沙拉借鉴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理念与经验,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女,不到30岁就实现了世界富豪梦。花一周时间阅读完后,王榆涵写了一篇读后感,他认为,“我应该尽快自力更生,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基于以上经验和感悟,王榆涵决定在淘宝上开店创业。
“一开始想卖玩具。”经再三考虑,王榆涵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玩具多是小朋友玩,顾客群体太窄;而且玩具的体积相对较大,家里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存放。”经过和父母多次商量,并展开市场调查,最终,王榆涵决定卖重庆特产。
他介绍,距家300米远的地方就是一个2层楼高的小食品批发市场,进货方便、价格合理,“而且现在来重庆上学的外地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寒暑假都喜欢带一些特产小食品回家,但90后学生通常不爱出门,期末又忙着复习,所以就会选择网购的便捷方式。”王榆涵称,这些讯息,自己曾向在大学里教书的亲戚详细打听过。
C 昨日首次成交万元大单
用积攒的压岁钱买了100多元的麻花、牛肉等食品,然后拍下照片,依次上传到淘宝店……去年10月21日,王榆涵的“越吃越美重庆特产专营店”正式开始营业。
“最初两个月没起色,你不晓得我心头好着急。”王榆涵皱起了眉头,他称父母不仅帮自己在淘宝上缴纳了1000元诚信保证金,还另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然而,在迷茫2个月后,王榆涵很快找到了出路。
“我在学校的家长QQ群和班级的QQ群里发了自己开店的消息。”班主任立即拍下6袋食品以示支持。第二天,王榆涵把同学预订的200多元零食一并邮寄到班级里,虽然他自己当天一口也没吃着,但因为终于接到第一笔业务,王榆涵心里甜得跟蜜似的。自此以后,通过同学、家长们口口相传,王榆涵的“越吃越美丽重庆特产专营店”逐步走上正轨。
新年将至,王榆涵称,自己这几天正琢磨着设计一个新年零食大礼包,“礼包内的食品在5—10件之间,但其中至少包括3件肉制品,然后用大红色的福袋装在一起,并包邮。”
昨日下午3时许,王榆涵接到了最大一笔订单,一位同学的父亲在他这里订下了万余元的货,准备作为公司的年货,目前已经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