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兼职“教授”带大家看星星 14岁少年进天文“奥赛”国家队
▲宋复浩同学在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中获奖。图由受访者提供
很多人对天文奥赛还很陌生,它就像浩渺宇宙一样,让人觉得神秘。不过,我市三十九中学初二年级的宋复浩同学,已是这项赛事的佼佼者。今年4月下旬,2014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北京顺义落下帷幕。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共103名中学生,通过理论、望远镜实测、目视观测三个环节的角逐,最终宋复浩同学获得了低年组银牌。
疯狂爱上天文学
宋复浩第一次接触天文学,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父母为了让每周三半天课的他有事干,就给他在市青少年宫天文馆报了一个兴趣班。第一堂课,小复浩就被迷人的天空吸引住了,在老师胡静的带领下,复浩完全迷恋上了看星星。他开始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己去图书馆阅读了大量天文书籍,并且将新华书店几乎所有关于天文学的书籍都买了回来,在家里做完作业就研究。宋复浩的父母也特别支持儿子的这项兴趣,父亲宋先生介绍,起初,他们给复浩买了一个几百元的望远镜,很快就被他淘汰了,后来购买上千元的,最近购买的一个天文望远镜价值3千余元,还配备了单反相机。
进天文“奥赛”国家队
宋复浩今年14岁,是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此次全国天文奥赛中,涉及到的运算很多都是高中才接触的,运用到许多高中物理、高中几何的知识。为了准备比赛,大约1年前,宋复浩在指导老师胡静的帮助下,开始自学高中物理、数学等。
宋复浩的努力,换来了全国天文奥赛低年组银牌的好成绩,是全辽宁省唯一一位进入决赛并获奖的选手。决赛期间还进行了国际比赛的选拔赛,宋复浩同学成功入选2014年国家队,成为APAO国家队的4名低年组选手之一。经过2014年7月的集训后,他将与其他7名队员一起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11月至12月间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天文奥林匹克赛事,第十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其实,最早认识宋复浩,是在本报去年举办的画笔扮美大连活动中,宋复浩积极参与了树洞画的创作,他当时在一个矮树洞中画了一条蛇,想法新颖,让人过目不忘。当时,给记者的印象就是这个孩子特别有主见。书法绘画和天文学似乎两项不搭界的兴趣,在宋复浩身上却同时存在着。让周围的同学不得不佩服他的博学多才,还给他起了时髦的外号“小都敏俊”。
前些日子,胡静老师在傅家庄组织的天文观测的普及活动中,宋复浩便身兼“教授”之职,给海滩上上百位天文爱好者以及游客讲解起当天肉眼所能见到的星星。宋复浩介绍,城市有光污染,影响天文光观察的效果,每到假期,他都会让父母带着他去野外看星星。
宋复浩说,天文学是世界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它的领域十分广阔,他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到天文爱好者行列,跟他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文本报记者唐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