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赵春青
■新鲜事
近日,在武汉市举行的一次作文大赛小学组的参赛作文中出现奇特现象,很多孩子都在作文中表达了“不想长大”的愿望,因为他们觉得长大后会有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朋友等烦恼,通过孩子们稚嫩的笔触,人们发现,与过去的孩子憧憬长大后的理想相比,“长大”已不再是他们的迫切希望。而昨日的另一则新闻更让人心惊,安徽两名六年级的女生在教室服毒,自杀前在黑板上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
不知不觉间,“长大”这件事摇身一变,竟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洪水猛兽,本该充满阳光的童年却缺乏安全感。如今的孩子为何如此焦虑?为何缺乏安全感?为何惧怕长大?昨日,本报记者对许多“00后”的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或许在其中可以找到答案。
■微评论
“不想长大”这个愿望本应属于那些已经成人、但又不满于现状的群体。这一群体经历过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也经历过长大后的各种坎坷,对比两种生活,渴望回到过去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这种负面言论的释放,却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因为当社会上的负面言论无法被屏蔽时,这些抱怨的大人们虽然释放了压力,但留给孩子的,却只有迷茫和恐惧。再看看那些“温暖的家”,父母们一方面用自己的羽翼保护着脆弱的孩子,一方面又用过高的期望值和夸大的社会竞争时时“恐吓”着孩子。久而久之,“不想长大”的想法就连同着父母们承受的重压,一起转嫁到了孩子们的身上。
如此种种,只能给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重重阴影。要知道,没有风和日丽,仅凭冷言冷语吹袭,得到的只有紧闭的心门,却永远换不来孩子快乐的童真。
独家调查
“00后”说“长大”,因为不单纯所以不快乐
从前,我们总爱说“童年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可在《不想长大》的歌声和作文里,在服毒自杀的小学生面前,我们却突然发现,几岁的孩子,竟然心累到如此地步——不是为了将来的就业发愁,就是被众人过高的期望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本报记者随机采访的“00后”里,面对眼前的童年和长大后的将来,竟有很多不该有的惆怅在孩子们心头。
□心声一:长大当老师给别人留作业
姓名:王笑天
性别:男
年龄:6岁半
年级:小学一年级
特长:围棋三级,周末参加围棋特长班,目前正准备报名参加寒假英语提高班。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大课间。因为平时只能在楼道活动,不许追跑打逗,大课间才能上操场玩。
目前最大的愿望:永远上幼儿园,长不大就不用写作业,每天光是玩。
长大后的梦想:当领导,管着班主任,还能管着爸爸,谁也不怕。
姓名:卫彧
性别:女
年龄:9岁
年级:小学三年级
特长:唱京剧,饰演青衣,从五岁开始一直学戏,目前除了平时上课,周六日都去学戏,回到家还要练唱。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周五晚上,因为妈妈在塘沽上班,只有周五回家。
目前最大的愿望:和妈妈在周末逛街、吃好东西。
长大后的梦想:妈妈每天都能回家;长大了想当老师,给别人留作业。
□心声二:一直留级就可以不用长大了
姓名:陈堡
性别:女
年龄:9岁
年级:小学三年级
特长:羽毛球和电子琴二级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上、下学坐车的那段时间,因为可以愣神,不走脑子。
目前最大的愿望:天天不写作业。
长大后的梦想:不想长大以后结婚,因为妈妈总和爸爸吵架,说女的比男的累多了,除了上班,还要带孩子。
姓名:李琛
性别:男
年龄:11岁
年级:小学六年级
特长:田径,目前正参加体育特长班。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自习课时参加体育训练。
目前最大的愿望:霸占爸爸的电脑和iPad,打《愤怒的小鸟》……
长大后的梦想:一直留级,只要长不大,就不会像爸爸似的上班、加班。
□心声三:听说越长大越孤独?
姓名:冯春婷
性别:女
年龄:10岁
年级:小学五年级
特长:书法,每周末上书法班,已经参加过全国比赛,拿过奖。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上床睡觉时。
目前最大的愿望:有双休日,周六不要去上书法班了。
长大后的梦想:可以不考大学、不找工作、不结婚、不生小孩吗?小姨就在做这些事,她现在好烦。
姓名:李想
性别:男
年龄:6岁
年级:学前班大班
特长:现在还没有什么特长,只上过英语学前强化班。
一天最喜欢的时间: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可以玩游戏。
目前最大的愿望:爸爸给我买个平板电脑玩游戏,很多小朋友都有了。
长大后的梦想:还有小朋友和我玩,因为听大人们说:“越长大,越孤独。”
■专家说法
学习功利化
让孩子郁闷
针对“00后”们“成长的烦恼”,天津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的心理专家东玉林心生感慨:未成年人拒绝长大,归根结底是对扭曲后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产生了惧怕心理。目前,少年儿童害怕长大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其中,受这类问题困扰的孩子大多处在小学阶段。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少儿生长的环境充斥着社会负面信息,导致其过早接触困难,心理压力过大。其二,教育机构缺乏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如今鲜有学校开设不以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这也是导致孩子无处发泄郁闷情绪的原因。
想要孩子重拾快乐童年,东玉林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在各个年龄段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不要硬将他人的想法复制给孩子。第二,家庭教育应讲究科学,切忌预知困难、传递负面信息、灌输过度竞争意识等行为。
■延伸阅读
两名小学生服毒自杀
遗言要警察抓走老师
近日,安徽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女生小梦(化名)和周周(化名),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喝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周周写:“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小梦写:“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所幸,两个孩子在医院被抢救过来。据悉,周周和小梦说,当天喝药是因为心里堵得慌,太压抑,成绩下降遭遇老师奚落,“不想活了”。小梦说,最近一段时间数学老师一直对她们不好,动不动就找茬儿,还经常以作业没做好为由批评两人,有时甚至是挖苦。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