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满手都是冻疮,懂事的曾洁还是坚持帮奶奶拣菜
12岁的曾洁(化名),每天放学后就匆匆赶回家中,放下书包便要拎起篮子,去菜地摘菜并分拣好,然后做饭、吃饭、洗碗,最后才有时间写作业。第二天,曾洁早早地起床,背着书包跟着奶奶去乡镇集市,把菜卖掉后才匆匆赶到学校上课……
就这样日复一日,她的这双小手,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冻疮,手掌的裂纹里还时不时会渗出血水。眼下,她正经历着这个漫长而湿冷的冬天。
女孩住在黄马乡郭埠村,现为冯家小学六年级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她和近六十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还有一个7岁的弟弟和8岁的妹妹。
奶奶说:
她担起照顾家庭重担
从南昌到黄马乡,近2个小时车程;再从黄马乡到郭埠村,开车还需要近半个小时。在村里的最南端,便是曾洁的家,几间简陋的房子里光线很暗,斑斑驳驳的墙壁上贴着旧报纸……屋内整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都是曾洁收拾的。”奶奶告诉记者。不一会,梳着小马尾的曾洁端来一盘香喷喷的小煎饼,从奶奶的夸赞中,记者得知12岁的曾洁早已担起照顾整个家庭的重担:收拾房屋、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都压在这个小女孩的身上。
细细打量曾洁,她比同龄人的个子稍矮一点,衣服上还沾着点泥巴,内向中又透露着几分少有的成熟。
记者了解到,曾洁的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奶奶带着曾洁三姐弟在家生活,家里还种了两三亩地和一片小菜园,小菜园便是这家人日常生活费用的来源。
每天放学回家,曾洁都要到菜园里帮奶奶除草、浇水,把菜采摘下来收拾好,第二天再拿去集市上卖掉换钱补贴家用。
老师说:
她是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黄马乡冯家小学,是曾洁读书的学校。从学校到郭埠村曾洁的家,步行需要30多分钟。
詹霞是曾洁的班主任,见证了她近3年来的成长。詹霞告诉记者,三年级曾洁刚来学校读书的时候,性格很内向,不爱多说话,上课从来不愿举手回答问题,而且经常不完成作业。
詹霞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里,曾洁还经常迟到,询问她的时候总是默默不语。直到有一次,詹霞一大清早远远看见曾洁背着书包,手提着满满一篮青菜。
“开始以为她送菜给奶奶去卖,便跟着她身后,谁知原来她自己卖菜。”说曾洁卖菜的一幕,詹霞紧紧地握着曾洁的小手。
集市上,在曾洁甜甜的吆喝声中,很快有人围了上去。曾洁抬头瞧见詹霞前来帮忙,满脸涨得通红,轻轻地喊了声“老师,早上好”,便又开始张罗卖菜。
了解情况后,詹霞耐心地给曾洁补课,直到她弄懂每个知识点为止。曾洁的各科成绩已从原来的不及格到现在的合格、甚至良好。她的小脸上笑容也多了,也爱和同学一起交往。
曾洁说:
春天来了冻疮就好了
曾洁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因为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技术,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
“我长大了啊,还是家里的老大,能帮爸妈照顾奶奶和弟弟妹妹了。”曾洁懂事地说,她每天要给奶奶、弟弟妹妹洗衣服,就在前面的池塘里,“村里好多阿姨都会帮我”。
看着一脸平静的曾洁,记者心里百感交集。有一次,曾洁的手不小心磕到了,红肿的冻疮开裂,血水都流出来了,可小姑娘没哭,悄悄地用另外一只手捂着,很快就又结疤了。
和记者稍微熟悉了一点,曾洁终于把手摊开来给记者看。她说,只要稍微暖和点,手就会特别的痒。“可是不能抓,可以用手轻轻地摸着。等过了年,春天来了,手就会好,那时候干活就不会痒了。”曾洁说。
周日的中午,放假的曾洁也没有去玩,而是和奶奶一起收拾菜园,把成熟的芥菜蔸子带回家,把叶子摘掉。“叶子不好卖,蔸子现在3块多钱一斤勒。”曾洁一边整理蔬菜,一边对记者说。
下午3点多,看着记者要离开,曾洁回到屋里,把书包拿出来,趴在凳子上,开始写作业。她肿胀的手指在写作业时似乎也都不敢用力,生怕冻疮开裂弄脏了书和作业本。看着小姑娘认真的模样,带着心酸和感动的记者悄悄离开了。(胡敏华 记者 吴新灵 万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