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最后6天 “学霸”教你这样做
来源:记者 金丹丹 郑司琪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06-01

    不做卷子

    就做点题练练手

    2013年杭州文科状元:喻鹏阳

    毕业学校:富阳中学

    在喻鹏阳的记忆里,高考前的几天并没有太特别,和高三的每一天日常非常相似。

    “有一点紧张,还有一点兴奋。”回忆起两年前的高考,喻鹏阳说,有一种“复习了好久,终于可以上考场”的感觉,当然,更多的,是平常心。

    维持一直以来的节奏,很重要。“突然打破节奏,变快、变慢、变舒服、变紧张,都需要时间去适应,而考试时候正是比较紧张,容易出bug的时候。”喻鹏阳很开朗、阳光,甚至有点“没心没肺”,这样的性格也给她带来一个很好的心态——积极、豁达。父母对她的影响也颇大,从小到大,她的成长环境一直宽松,父母不会太看重成绩。

    进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后,她发现,身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大神随时出没。“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特别厉害的地方,而且有些人,是每一方面都特别厉害。”喻鹏阳说,身边的人都超优秀,刚开始也会有焦虑,但更多的,是一种鞭策,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自己擅长的方面。承认差距,下一步努力,看能不能赶上,如果努力了还不行,也没关系。在这方面不如你,那可以在其他方面发展。“这是一个平衡关系,总有自己擅长的。”喻鹏阳说,其实,在高中时就发现,6门课她可以拿总分第一,但永远都拿不了每门课都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会比他人优秀,扬长避短发挥自己所能就好。”

    每天做点题

    聊起高考前最后一周的复习,喻鹏阳说,她更多的是看看书,整理知识体系,把每门课的重点和框架过了一遍。比如政治,把几本教科书都翻一遍,了解体系、知识点,有些重点、难点、易错点也会融入其中复习。

    那几天,已经不做卷子了。有些科目会做点题练练手。“每天会做一点题,但是不多。”比如数学会做一些题目,英语的阅读会每天做一篇。

    复习时,主要是按照高考的时间走。比如早上考语文,就多看些语文,“调整时间,让思维和考试时间对接”。

    喻鹏阳的学习效率很高,在她看来,好成绩不是靠多花时间拼来的,效率高才是王道。

    对自己要有信心

    在高中时,喻鹏阳有一个绰号,叫“睡神”。爱睡觉的她,有着午睡的习惯,每天雷打不动保证40分钟到1小时左右,平常,也是从不熬夜,很早入睡。

    喻鹏阳是通校生,考前那段时间,也是每天在家里和学校,有着自己熟悉的节奏。“我只有早餐是家里吃的,都是妈妈做的,鸡蛋、妈妈包的饺子、水果,都很家常。”爸妈也是淡定派,“他们不主动问我复习、考试的事情。”

    喻鹏阳说,她的几门考试下来,情绪上都比较平稳。“其实,经历了那么多的模拟考,什么样的卷子都见过了。要对自己有信心,平常心一点就好了!”

    “高考的确很重要,但没有你以为的重要。一个人的能力、知识储备和修养等等,不是这几天就可以决定的。好分数会给你好平台,但不是没有这个平台,就会没有所成。”她说,看到身边高考失利的朋友在各地也发展非常好。其实,即便没有进入一流大学,只要努力成为那里最优秀的人,仍然可以获得资源与机会。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