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安吉路实验学校学科带头人冯涛
今年的中考有哪些变化
1.预计听力难度有所提升,信息量会增加,从4个回合到6个回合,增加推理、判断能力的测试,听力材料第二遍朗读时语速将会增快。
2.预计在阅读理解的第二节中选项将增加一个,即有一个选项是多余的。
3.表二的词汇量增加7-8个,但只要求了解意思,不需要背诵(加、减、乘、除等)。
4.预计作文将有较大的变化,作文的选题将不仅仅是正反方的观点辩论。
听力
学生拿到试卷首先看听力材料:一看问题(问什么);二看选项(看有什么内容);三在问卷上划出相应的重点、难点(注意关键词)以便做题时更快判断;四听录音时做简要记录。每天坚持15分钟的听力训练(必须有配套的练习)。建议同学们在训练听力独白(即任务型听力)时,更多地关注学科整合,特别是有关数学的小短文。
单项选择题
忌不看题意,单凭固定词组选答案(不管以前是否做过),要考虑语言环境,突出语言交际(注意语言的功用),特别要注意解题方法(如排除法、比较法、联想法)。比如:
He spent the whole morning ____ the desk.
A. on B. in C. at D. /
答案是C,而不是A或B。
完形填空
单纯考查语法知识的题目越来越少。学生答题,一定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要多观察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性。在情景中考查语言知识已成为普遍的发展趋势。同学们需要认清的是完形填空不是单句填空,需要在把握全文大意、作者观点、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答题。
阅读理解
建议有能力的考生每天有意识地阅读2-3篇文章,熟悉不同体裁及题材,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减少失误。多注意与平时生活学习相关的话题以及美好的情感、科普、广告、小实验、环保、时事、其他学科等内容。
词语填空
试填词语,边填边做记录,要充分考虑所给词语的词性及其可变化形式。根据上下文适当调整,确定所填词的正确性。再仔细阅读检查,对文章的时态、语态理解,推敲。
书面表达
简单地说,“组句成文、连词增色、从句适当”,这样得高分就比较有希望。
英语
科学
主讲:育才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黄寿旭
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不喜欢看书,也不会看书.我觉得时间越接近中考,越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独立的时间。科学复习,一定要多看看书。
中考的科学题目,很多考题和课本或配套的作业本、实验册上的题目有关。中考科学题有三大来源——
一大来源是课本、配套作业本、实验册的原文、原图、原题。如2009年科学中考卷的第4题“基因片段”图,直接来自九(下)课本第27页,第6题四幅“家庭电路”简图,分别来自八(下)课本第108页、115页、118页。
中考科学题的第二大来源是课本、配套作业本、实验册及外来题目的改编、延伸。如2009中考卷第26题化学题是从九(上)科学实验册第7页的题目改编而来的。第39题生物题则来自《九年级科学拓展读本》第250页题目的改编。
第三大来源是原创。
中考卷以“来源一”和“来源二”为主。因为这些原因,我建议学生要多看课本以及和课本配套的学习用书等。
看书讲究方法
很多同学不喜欢看书,一个原因是觉得看书没效果。为何没效果?我觉得是因为同学们不会看书,现在去完整地看一遍书,当然是不划算的,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看书要注意方法——
比如选择性看书,重点看教材章节中的“读图”、“读表”、“讨论”、“活动”、“思考”、“探究”等。
针对性地看书。平时做作业时,总会碰到不懂的问题,不懂的地方要去看书本上相应的知识点。模糊或者遗忘的知识要多看。看书的时候,对一个知识点不懂时,不仅要看这个知识点,还要看相关的知识点。
临考前,同学们要学会突击性看书。考前不能拿起一本书来从头看到尾,而要看平时练习几率小、容易忘记、属边缘知识的章节。
解题要读全、审细、答准
在考场上,解答题目有具体的要求。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即读全、审细、答准。读全,即详细阅读全题,不放过题中的一句话、一个词。审细,就是要审题目里的关键词、关键句,筛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确定分析对象或要素。答准,是指答题时尽量使用学科用语,使结论既简练又符合实际。
我个人观点,因为今年推行平行志愿的关系,为了拉开成绩优秀考生的分数差距,科学考试在出题上可能增加区分度,如加大考试的题量,适当增加难题数量等。从往年情况看,实验探究类题目拉开分数差距效果很突出,今年这类题目难度可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