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心理教育专家:教育孩子强权控制,永远比道理有用
来源:母婴说事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05-08
    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也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现如今很多人都提倡"文明教育",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反而使得部分孩子更加的自我、叛逆,在他们看来,父母"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就只是唠叨,说的多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加的严重。此时很多的家长就会疑惑,为什么自己费劲心思的和孩子讲道理反倒不如自己小时候被父母严厉教育后的效果。其实有时候教育孩子强权控制,永远比道理有用。
    在以前,人们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这种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比较符合家长的期望值,"孝顺"就好。但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不仅仅是"孝顺"这一简单的要求,他们更加希望孩子能够飞黄腾达,能够光耀门楣,因此更加注重对孩子"正确"的教育,但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永远正确的,从以前的打骂到现在的讲道理再是发现讲道理并没有打骂来的效果好。其实这都是因为小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道理。
那么导致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生理层面在飞速的发展,大脑迅速发育,从而使得孩子的大脑中无法形成长久的记忆,你可以问问自己,你还记得自己7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吗?你7岁以前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吗?我认为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7岁之前,我们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记忆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大脑只能记得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一段时间过后,大部分的记忆就会被遗忘,因此小孩的意识只能让自己联系到现有的环境景象,很少去和之前的记忆形成一定的对比。比如你第一次带孩子去商场,孩子死活要买玩具,你跟他讲了一大堆的道理,下次再逛商场的时候他还是会向你要玩具,因为此时他关注的只有眼前的这个玩具,并不会去想上次你为什么没有给他买玩具,更不会想起你跟他讲的那么一大堆的道理。可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1、 在孩子心智未成熟前,家长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孩子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前,家长一定得为孩子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大部分小孩都有过这个情况,就是去幼儿园念书的时候,前一个小时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理,他并没有哭闹,但是时间一久,他的兴趣程度就会降低,开始寻找父母,在发现父母不在身边时,他就会不停的哭闹,因此在第二天的时候就不再愿意去幼儿园了,此时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撕心的哭闹声就不让他去上学了,这样他就会知道原来哭闹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如果你不停的跟他讲道理,这种情况下,能听得进去的孩子少之又少,或者家长用"哄骗"的说法答应孩子的一些"条件",但这样的方法更加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就要态度很强硬的跟孩子说:"今天如何你都要去上学,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再这样哭闹只能硬把你留在学校了",当孩子心情逐渐恢复平静后,你可以抱着孩子,安慰一下他,顺便表达自己这样是为了他好的情感态度。那么下次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他就会知道什么是你的极限,你的态度是怎样的,从而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生理原因,很多的孩子都不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而此时的他们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家长必须得用自己的权力来约束孩子。其实从很多青少年犯案的事件来看,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因为他们的家长没有更多的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很自由,想要怎样就怎样,这时你再去讲道理、打骂他,他都会出现逆反心理,根本不会接受你的教育,因此强权永远比道理有用。
2、 强权之下必有庸夫,适当放权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强权之下必有庸夫"这句话顾名思义就是说:在强大的权力刺激之下,一定会使人变得平庸。这句话在古代时一般用在政治中,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之上。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成长,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相信大家都懂一个道理:物极必反。一个长期"压力"的成长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部分孩子会反抗,变得叛逆起来,部分孩子会"逆来顺受",逐渐地就消减了独立思考,做事的能力了,我们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权,尽管孩子还小,考虑事情不够全面,但是这样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和处事能力。
    在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不是根本性质的大问题,父母要大大的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些困难问题,因为有时候你光是跟孩子说这件事情不能这样做,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孩子永远都体会不到这件事带给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要允许孩子去犯错,只有撞了南墙才会知道头有多痛,这样他们就会明白原来这件事情不可以这样,接着父母继续鼓励孩子去不断地尝试,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样孩子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
3、 解决矛盾,唯有理解与引导,一味的批评最愚蠢
    近几日一条17岁男孩跳桥身亡的视频新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据孩子的母亲反映,男孩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趁其驾车行至卢浦大桥处,靠边停车时跳下,等120到现场后,男孩早已无生命体征。看着这揪心的一幕,我们能去怪谁?是母亲的教育方法不当还是孩子太脆弱?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现在的很多孩子被家长顺着,缺乏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件事情,我怀疑母亲的行为有些不妥当。从视频中看的出来的是,这个母亲开着车竟然将车停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并且下车去后座"教育"孩子,在回到驾驶室后,车子还停了一段时间没动,之后便是孩子将后车门打开,义无反顾地跳下桥,母亲想追却没追上,我们从这个细节来看,能够判断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和自己的情绪不太对,而且孩子在打开车门前应该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要做什么的意思,可想而知,他的妈妈之前是怎样去批评的。而他妈能把车停在路中间去骂孩子,说明平时在家就经常性的辱骂孩子,再加上17岁的孩子又处于叛逆期,很容易情绪化从而走向极端情况。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就可以吸取到的教训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辱骂、批评,家长得学会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且及时的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事情理智为上,这样也有助于孩子愿意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在通过自己的摸索探究,最终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时候要耐下性子,在小孩没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父母必须要替孩子下一个决定,要强制干涉他们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最后慢慢的渐进式教育,理解他们、引导孩子,最终让他们自然的不断地成长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