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徐州青春期问题调查显示三成初中生谈恋爱
来源:中国徐州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0-17

反馈的问卷

   20121017092542.jpg
   20121017092829.jpg
   20121017092839.jpg
  


  
  早恋及未成年犯罪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日,徐州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对部分中学初中各年级近千名学生就青春期生理、心理、情绪情感处理方式、早恋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问卷调查
  
  问题1:青春期对自身生理变化的了解,如男女生殖结构、第二性征的变化等内容。
  
  调查显示:女生比男生了解得多。初一女生有50%了解自身生理变化,初二女生有72%,初三女生有80%。而男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非常欠缺。了解自身生理变化的初一男生为20%,初二男生为52%,初三男生为61%。
  
  初一女生小敏(化名)说:有一次我正好来例假,上体育课跑步,很累。放学回家后我又吃了2根雪糕,结果例假很长时间不结束,还肚子痛。当时自己也没搞清为什么会这样。初二男生明明(化名)的妈妈说,帮儿子整理被子时,好几次看到被子上有精液的污渍,有一次儿子上卫生间门没关严,我看见儿子在手淫。
  
  问题2:青春期对自身心理变化的了解,如为什么自己有时会莫名其妙发脾气或者不开心、与大人斗嘴、喜欢异性同学等等。
  
  调查显示:了解自身心理变化的初一女生为42%,初二女生为60%,初三女生为65%。而男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非常欠缺。了解这一情况的初一男生为12%,初二男生为40%,初三男生为54.5%。
  
  初三女生雁子(化名)坦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和我妈妈对着干,虽然我知道她为我好,可是我总烦她啰嗦。初二时我喜欢班上一个男生,回家后告诉妈妈,结果她把我教训了一顿,所以我现在再也不告诉她了。
  
  军(化名)是初一的男生,他爸爸对记者说:我儿子上小学时候非常优秀,什么事情都和我们说,可自从上初中后,慢慢的什么也不和我们说了。大人和他说话经常爱答不理,不仅如此,还学会和大人顶嘴了。
  
  问题3:当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或异性同学向自己表白时的处理方式,男生女生处理的方式差异很大。
  
  调查显示:20%的初一女生会告诉老师或父母, 17%初一男生会请教长辈。多数的初一学生会选择藏在心里、不理会对方等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问题4:进入青春期后,学生情绪会有很大的变化和波动,他们会有许多不开心的事,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调查显示:男女生在情绪管理和处理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区别。有48%的初一女生在遇到不开心的时候时会选择向父母倾诉、初二,这个比例下降到20%,而初三学生愿意向父母倾诉的女生比例下降至8%。找同学倾诉的学生比例:40%初一女生找同学倾诉、初二女生占37%。另有部分学生选择藏在心理、发脾气、摔东西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初三女生更多通过向朋友倾诉、大哭一场、户外运动、大喊大叫、甚至蒙头大睡释放压力。18%的初三女生会将不良情绪藏在心理、极少数女生采用极端的自我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自虐、找弱小同学的麻烦。
  
  一位初三女生雪(化名)调查时说:每次我不开心时就使劲揪头发或用头撞墙。
  
  而男生对情绪管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初一50%的男生选择向父母等长辈倾诉,初二该比例下降至22%,初三只有10%的男生愿意与父母或老师交流。23%初一男生会选择向同学等同龄人倾诉,初二该比例上升到42%,初三该比例又下降至17%。初一有27%的男生选择闷在心里的方式处理不良情绪,初二该比例下降至9%,初三上升至20%。部分男生用上网聊天、游戏、发脾气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初三有17%的男生用喝酒、玩游戏等方式。极少数学生则会采取过激的方式比如找同学的茬及自虐等。
  
  问题5:对早恋的看法及自己是否有或有过与异性超出一般同学交往的异性关系等方面问题。
  
  调查显示:女生比例为:初一7%、初二12%、初三26.6%。男生比例为:初一9%、初二20%、初三23%。
  
   ■典型案例
  
   1初一女生周末会男友不回家
  
  晓晓(化名),初一女生,由于父母离异,从小学4年级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上初一不久,与一名初二男生谈起恋爱。现在每个星期五放学后都和男友约会,直到星期天下午或晚上才回家。有时两个孩子一起在网吧、有时去男孩家里。晓晓的爷爷奶奶想尽办法,可是没有效果。
  
   2喜欢同一女生 两男生打起架
  
  小凯(化名),初二男生。小学时是班长,进入初中后开始懈怠,初二后变得懒散、经常和父母顶嘴。曾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动手打人,回家后父亲打了他,从此以后几乎不和父母交流。前不久,因为和初三一个男生同时喜欢上一个初一女生而大打出手。
  
   3初三女生怀孕 母亲以为发胖
  
  小敏(化名),初三女生。母亲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胖,以为孩子只是贪嘴造成的,一次体育课后,孩子回家说肚子痛,而且下体出了好多血,母亲以为孩子来例假,并没太重视,直到孩子痛得厉害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孩子怀有5个月身孕,且流产了。
  
   4纠集一百多人与女友父斗狠
  
  明明(化名),初三男生。和同班一个女生已谈了两年多恋爱,最近女孩不理他,他很生气,每天放学把女生堵在门口。女生爸爸多次和明明交涉无果,二人发生肢体冲突。最严重的一次,女生爸爸找了十几个人,明明找来一百多人聚集在校门口,直到明明父母赶来,才避免冲突。
  
  目前整个中学阶段的各种教材中,在生物课本中有一小节内容《人的生殖和发育》,其中简单介绍了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而关于青春期心理方面的教育,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简单提及。内容极其简单,一带而过。而且将心理内容编入思想品德课程,让没有专业心理知识的政治老师授课,本身就不恰当。
  
   ■专家点评
  
  针对以上问题,徐州市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州市十佳心理老师、王杰中学高级教师程世玉进行了分析解读。
  
  程老师认为,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人生历程中最重要也是最混乱的一个时期。首先无论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生理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骨骼迅速生长和出现第二性征。同时,心理方面也发育迅猛,性意识骤然增长。其次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第三是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第四方面是情感动荡,有时十分冲动。第五,同伴意识增强。道德观采用非黑即白的二分化道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且经常被各种不良情绪所困扰。
  
  而外因则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一是学校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的严重缺失。二是青春期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盲点。
  
   ■专家建议
  
   1、建议女孩由妈妈给予青春期卫生保健的教育,包括避孕知识的教育。男孩子的生理教育由爸爸传授更为合适。
  
   2、放下家长居高临下的架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和交流。
  
   3、给予孩子肯定性教育。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经常处于自负和自卑的矛盾冲突之中。作为父母,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认可性的赞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避免唠叨。教育过程中最忌讳的一种方式就是唠叨。有的父母不仅在学习上喜欢过多催促孩子,在生活细节上也太多约束和替孩子做决定。
  
   5、做学习型家长,并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6、给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7、给孩子交往的空间,不要强行阻止孩子和同学交往,但需要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指导方法和技巧。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
  
   ■链接
  
  徐州市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于2008年成立,是由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文明办联合成立的公益免费服务机构。该中心设立在市第三十一中东校区内,目前有近70名工作人员,主要由徐州各中小学优秀心理老师组成。(张敏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