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评卷“背靠背”打分
经过技术处理、隐去考生名字的试卷已经到位。6月13日,原则上评卷工作可以正式开始了。但是,在正式评卷之前,还必须进行试评。所谓试评,就是在掌握答案、评分参考等基础上,制定评分细则。不同的科目因为题型不同,试评的时间也不一样。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慧平教授是今年辽宁省语文评卷组的组长。据他介绍,语文试卷从6月13日开始试评。
10%的试卷被拿出来做样本,但是这些卷子并不实际打分。专家们用两天的时间,充分交流各自的看法,这才确定每题的分值,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
与传统的手工判卷不同,网上评卷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评卷员“背对背”在电脑上采用网上评卷系统对考生试卷图片进行评分。一道试题至少由两名评卷员评阅。
由于不在考生试卷上评阅、标记,两名评卷员看到的都是扫描试卷图片,背对背,不知道另一个评卷员打的分值,不受其他人打分影响,评分更加公平、公正。
评卷一般分为初评、复评、三评和四评。如果两名评卷员对一道题的分差在规定范围内,就用有效分除以2,得到的平均分就是考生的分数。如果分差不在这个范围内,就自动进行三评,由小组组长判断。如果小组组长的分数与其中一位评卷员的分数近似,就两者相加除以2,平均分就是这位考生的得分。如果小组组长的分数与两个评卷员的分数都不靠近,则进入四评。由这个科目的组长来终审评判。
6月21日,评卷将结束,之后的三四天进行分数合成、复查校检工作。
评卷老师不好当
在沈阳师范大学的评卷现场,记者走进了“质量监控组”的房间。屋里有六七位老师,每个人都紧紧盯着电脑屏幕。
随便走到一台电脑前,记者看了一张曲线图。上面有红、绿两种颜色的曲线,轨迹基本重合。
“这是监督评卷老师的。”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红云说,绿线代表的是个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评过的100名学生考题的分数分布图,红线则代表小组的分数分布图。如果评卷老师总是给一个保守的分数,或者过高或者过低的分数,都是有问题的,组长就要找这位老师谈话,请他重新评卷。这个系统是实时更新的,评卷老师何时对考生的试题给出多少分数,都会有迹可循,可以方便质量监控组的老师随时发现新情况。
为了保障评卷老师评分的前后一致,以作文题为例,这位老师上午评过的一道作文题,下午系统还会把这道题发给这位老师,看他如何评判。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介绍,教育部专门组织计算机、教育测量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家制定了严格的评卷质量标准,并内嵌在网上评卷系统中自动运行,实时监控,如发现异常,系统自动报警。
评卷老师不好当。2008年,教育部专门制定了网上评卷标准,即《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该标准对网上评卷全过程管理、评卷员管理、评卷质量监控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消息说,各地按学科建立了评卷教师档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学教师、高校相关学科的教师,经所在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层层审核可入选普通高考评卷教师库,再从库中挑选责任心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优秀教师参加评卷工作。目前评卷教师中重点高校教师约占60%,中学教师约占40%。学科组长一般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长期从事高考评卷工作的骨干教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