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2013年高考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总体原则
来源:中小学教育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3-05-13

     2. 把提前批次学校选择为辅助目标

  这类考生在选择提前批次是作为辅助备选方案。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考前估分填报志愿,由于对未来高考发挥情况的不确定性,提前批次学校常常可以为考生多提供一次可以接受的录取机会。主要有这两种情况的考生:

  (1)利用提前批次冲高的考生。成绩排名在清华北大边缘位置徘徊,如果第一批次选择清华北大风险很大,而他们又愿意接受清华北大人大等学校的小语种,这样他们在第一批次第一志愿选择一所比较稳妥的学校,在提前批次填报清华北大人大的小语种专业。这样如果高考超常发挥,就有可能被层次更高学校的小语种专业录取。如果高考发挥一般达不到清华北大人大等提前批次小语种分数线,也能进入一本一志愿比较合适的院校。同样的道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一些优秀的军事院校(国防科大等),也可以作为提前批次冲高的学校来选择。这类考生填报志愿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是符合其正常排名定位的学校,提前批次学校是高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学校。

  (2)利用提前批次保底的考生。这类考生的理想目标学校是第一批次的一志愿学校,但是担心目标学校录取线攀升或者考生高考发挥不佳而落榜,于是选择提前批次层次稍低一些的有面试、政审、军检等环节的学校。由于这些面试、政审、军检等环节常常在6月底进行,那个时候考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批次控制分数线,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自己能否被一批次一志愿学校录取。如果高考成绩比较高,可以通过放弃面试、政审、军检等环节的方式“退出”提前批次学校,然后被一批次一志愿学校录取;如果高考成绩不够理想,则可以正常参加并通过面试、政审、军检等环节,被自己能够接受的提前批次学校录取,不至于落到一批次的二志愿。这种情况提前批次充当着“一批次二志愿”的作用。

[1] | [2] | [3] | [4] | [5] 共 5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