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路上,有爱陪伴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5-20

       陪伴

       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用12年的时间去精心准备,只为最后一搏?还有什么事情,会牵动如此多人的目光,全家为之寝食难安?是的,唯有高考——12年寒窗苦读的最后关口,漫漫人生的第一个战场,不管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还是已过高考多年的家长,高考,永远都是人们心中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

       在省镇中的高三教室里,距离高考只有19天的倒计时牌,显得格外晃眼。高考真的就在眼前了,隐约间似乎已听到高考擂响的战鼓。除了复习,还是复习,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生活一天天地如此周而复始,也许有些枯燥,也许有时迷茫,然而他们,却绝不孤单。

       昨晚,记者来到省镇中校园,用相机定格下一幕幕让人倍感温馨的画面——

       女儿陪着妈妈,

       一起上晚自习

       在高三(7)班的教室里,有一个看上去要比其他学生小得多的女孩,正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安静地复习。这个女孩,就是高三(7)班班主任丁爱琴老师的女儿,今年正上初三。

       快要中考了,妈妈却对女儿无暇顾及,因为她要陪伴她那一帮高三的学生。高三(7)班的学生都喜欢称丁爱琴为“丁妈妈”,因为“丁妈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女儿的功课,从小到大,丁爱琴从没烦过。

       “没时间烦。”谈到女儿,丁爱琴只是一笑带过,“高考没多少天了,我在,学生们心里安心些。”

       “既然妈妈没时间陪我,那我就来陪妈妈吧。”同样上初三的高三年级部教务处主任李榆容的女儿,每天吃过晚饭后就到妈妈的办公室做作业。小女孩很安静,作业做完了便自己看书,从不打扰妈妈,因为她知道,妈妈的“孩子”,不止她一个。

       每个教室门口,

       都有一盏微黄灯光

       在省镇中的高三年级部,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每一间教室的门外,都摆着一张课桌,课桌上小小的台灯发出微黄的灯光,将年级部的走廊映照得分外温暖。

       这些课桌,是给陪学生们上晚自习的老师准备的。不时,有学生轻手轻脚地从教室里走出,来到老师的课桌前,向老师请教问题。教室里,是“沙沙”的做题声;教室外,是老师轻言细语的辅导声。

       从4月21日开始,每天晚上,省镇中都有40个高三老师留在学校陪伴学生,除了学业上的答疑解惑,更有学法的指导、心理的疏导。40个老师,教室外的课桌远远不够用,于是,我们在教师办公室里,看到与教室迥然不同的热闹景象——每一个老师面前,都围着一两名学生,老师们拿着笔,边讲解边在纸上写写算算。一个办公室五六名老师,十来个学生,气氛热烈。

       “从19:50到20:50,这一个小时几乎讲个不停。”数学老师赵宏远说,这一个小时远比上课更紧张,“但能为学生解决问题,很值!”

       坐着容易犯困,

       那就站着写作业吧

       好好的座位不坐,却偏要站着做作业,这是为何?昨晚记者在省镇中高三年级部转了一圈,发现站着做题的学生还真不少。“坐着容易犯困,所以站到后面的书柜前写作业,这样效率高些。”一位女生笑着说,这可是同学们相互探讨出来的经验之谈哦。

       在学校上晚自习并不是学校的要求,可省镇中的学生却喜欢结伴在学校里一起学习。“大家在一起学,不仅可以探讨问题,更可以相互鼓劲打气。”高三(13)班学生张心怡告诉记者,她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看书,喜欢学校的氛围,“只要看到有老师在,有同学在,就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会觉得特别有底气。”

       再苦没有孩子苦,

       多晚家长都陪着

       虽说晚自习20:55就下课了,可很多高三学生却一再将自习时间延迟。

       昨晚8:50,高三学生家长陆女士已经骑着电动车等在省镇中门口了。天空淅淅沥沥飘着小雨,陆女士穿着雨衣,手里拿着刚买的蛋糕。“蛋糕是等他出来给他吃的,这两天上完晚自习他总是喊饿。”陆女士一边说,一边用雨衣遮住手里的蛋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儿子一直没有出来,然而陆女士却一点也不焦急。“一定是在问老师题目,不搞明白他是不会离校的。没关系,我等他,不急。”陆女士说,儿子高考是全家人的大事,做父母的不能为孩子在学业上分担什么,但总可以做好后勤保障,“我们再苦,也没有孩子现在苦,多晚做家长的都会陪着。”

       是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路上并不寂寞,因为有爱,便有力量。在高三(7)班教室的黑板上,记者看到这么一段话——“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叮咛,明天的美好,群星一般在高三的夜空闪耀。我们愿意承担这份重量,因为那里面有生命的厚度。”

       预祝高三学子们,高考一切顺利。

       本版文图 古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