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广东女子陈燕,几年前到香格里拉旅游,便深深爱上那里留了下来。当地落后的教育触动了她,使她萌发了筹办全免费小学的信念。筹款、建房,办学之路可谓艰辛坎坷。她原指望今年9月可以开班招生,由于停电和阴雨导致工程延期,开学时间也只好顺延了。昨日下午,陈燕在电话中透露:23日(本周五)学校终于要开学了,首批40名学生将免除学费、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
当地的小学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的。受访者供图
沿海商人 融入滇西
陈燕说,上世纪90年代她先在中山的一外贸公司工作,后来自己做外贸生意,积攒起财富,但到了事业巅峰期时,她却对赚钱、城市生活产生了厌倦。2003年,她来到香格里拉旅游,她被深深震撼了。翌年,她丢下广东的家业,到香格里拉古城开了一间“青稞客栈”。
开客栈之余,她还常往迪庆的乡村跑,接触时间长了,一些乡村人们生活贫困的现状让她感触万分:当地孩子用柴火烧饭、没有蔬菜和肉类的情景,让她震撼;当看到一些孩子克服困难、艰难求学的画面,甚至有孩子因为生活费困难等原因上不了学,更是让她下定决心要为改变当地教育面貌而出一点力。
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筹资金,办一所六年制的免费寄宿学校。
众人协力 助她办学
2007年9月,陈燕倡议开办的“云南迪喜慈善学校”由云南省德钦县教育局批准成立,学校是“非营利六年制免费寄宿小学”。经实地考察,她决定将学校建于迪庆州德钦县拖顶乡巴龙村,这里海拔1970米,村里由于山多地少,人均年收入只有525元。
陈燕说,起初学校准备招收300名6岁-13岁的学生,招生对象为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父母残疾或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子女、最贫困家庭子女以及超过学龄的失学儿童。学校按照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并增设藏语、英语和电脑教学。
当陈燕希望办学得到朋友支持时,有些朋友却变得冷漠,这让她很伤心,但另一条路越走越宽——通过网络,一些爱心人士给予了她安慰和鼓励。
“教学楼的涂料、首批40名学生的课桌椅都是广东的爱心人士捐的。”陈燕很感激地说。在她的积极奔走筹款下,学校于今年2月动工,占地7亩,其中建教室8间,有6间是1-6年级上课用,一间电脑室,一间图书室。
原定于今年9月就可开学,受阴雨及停电的影响,工期延误了。“国庆、中秋都在加班加点。”陈燕说,在大家的努力下,本周五终于可以开学了,目前学校老师已就位,数学、语文的任课老师将由县教育局指派。
新闻链接
学校有了学生还差钱
陈燕说,学校已基本落成,但众多孩子还期待社会各界资助,按当地标准,每个学生每月费用150元,每年1800元,学生入学情况将在网上公布,方便捐方查询。
捐助方式
1、银行汇款:
开户行:迪庆州农行香格里拉支行,户名:迪喜学校
账号:24-169801040012203
2、爱心物资邮寄及邮政汇款:
地址:德钦县拖顶乡巴龙村(邮编674505),联系人:陈燕(1398872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