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80后”另类教师邱伟:当化学遇上《青花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10-01-04

  “无色酚酞面对碱羞涩脸绯红,紫色石蕊遇到碱青蓝慢淡出……”去年7月,一首充满拗口术语的“化学版《青花瓷》”悄然现身网络,并随即风靡起来。“用《青花瓷》教化学”成为了一些“80后”教师的另类选择。四川省乐山一中年轻教师邱伟受到这首歌的启发,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特意改编了一首“乐山版《青花瓷》”,在课堂上“首演”后,受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之后,一名学生将邱伟改编的《青花瓷》传到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在《乐山日报》、《华西都市报》、《三江都市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等媒体报道后,邱伟毫无预兆地“出名”了。

  2009年12月10日,记者来到乐山一中,见到了这位“80后”教师。

20100104080436.jpg

邱伟

   与《青花瓷》偶然相遇

  “我不是‘ 化学版《青花瓷》 ’的始作俑者。但是我非常认可这种做法。”这是邱伟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

  虽然在采访之前已经看过了其他媒体对邱伟的描述:身材瘦高,长相斯文。也通过网络看过了他的照片,但真正见到邱伟后,记者还是暗暗惊叹了一声:“太瘦了!”

  “今天下午我本来有三节课要上,为了接受采访,刚刚才临时把课调开了。”邱伟一边解释,一边把记者领进他的办公室。显然,这个年轻人正处于“进行式”状态,一切都忙碌而充实。

  坐定后,邱伟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向记者讲起“邱伟版《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2009年暑假,邱伟正为自己所教3个班的学生而感到头痛——9月份他们就要进入高三年级了,但这些学生的 化学基础 并不算很好,两极分化也较严重。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在第一轮复习中达到理想效果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邱伟心头。恰在此时,他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最初的“化学版《青花瓷》”。

  “我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在优美的旋律中,邱伟的灵感电光火石般地迸发出来——何不借助流行歌曲的方式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呢!邱伟一边想着,一边仔细审读起这首新编《青花瓷》的歌词来。很快,他发现这首歌写得并不严谨,歌词中存在不少 遗漏和错误 。“我要自己录一首《青花瓷》!”这个念头让邱伟接下来的假期变得异常忙碌。

  尽管邱伟的那个暑假只有3周休息时间,但他还是从中抽出了两周来专门从事“声乐创作”。写歌词,下载录音软件,购买话筒,调试音响……邱伟身兼词作者、录音师、音响师,当然也包括主唱——“我虽然有点五音不全,还是要尝试一下。”邱伟很认真,反反复复录了几十次才录出了让他满意的版本。

  9月份,开学后的第一堂化学课,邱伟拎着家里的音响走进了教室。面对好奇的学生,他颇有些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用一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法来学习——唱卡拉OK!”在学生的欢呼和惊叫声中,他把事先打印好的歌词分发下去,随即按下了音响的播放键……随着旋律的推进,“主唱”邱伟的歌声响彻教室:“升失氧化还原剂,口诀要牢记;特别是对象内容,一定要分清……”

  全班同学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邱老师,你好雷人哦!”很快,大家快乐地跟着曲调学了起来。一曲终了,在一种别样的快乐中,邱伟趁热打铁,对照歌词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那天的课特别带劲,完全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现在都能想起每一个细节。”一位学生回忆道,“氧化还原离子反应部分很繁杂,难懂,但又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许多同学从高一学到高三还是不太懂,邱老师将其归纳到歌中,规律性强,更利于掌握和牢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