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为学生心灵健康导航:永康市创新心理教育纪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10-01-04

为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导航

——浙江省永康市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纪实

20100104083214.jpg

小学生在表演心理剧。(资料图片)

  浙江省永康市是我国最大的“五金市场”,这里既有一个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也有为数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让这些“特殊青少年”健康成长?永康市以心理健康教育行政机制建设为抓手,真正把“以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不断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之路。

  有一段时间,浙江省永康市城东初中的领导经常在校园垃圾桶里发现许多只咬了一口的馒头。是谁这样不爱惜粮食呢?学校领导在全校开展了“爱惜粮食,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

  原因何在?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用心沟通,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该校学生85%以上是民工子女,他们中的许多人喜欢吃辣椒,没有辣椒就觉得吃饭不香,就常常把只吃了一口的馒头丢掉。

  学校领导采纳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张餐桌上都放上了一瓶辣椒酱。学生们非常感动,自编、自导、自演了心理剧《藏在辣椒里的爱》。从此,垃圾桶里再也看不到丢弃的馒头了。

  近几年,永康市以心理健康教育行政机制建设为抓手,涌现出一批能上心理辅导课、会评课、会做个案、会作讲座、会搞科研的心理辅导教师“土专家”和“正规军”,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之路。

  要想“有作为”先要“有地位”

  永康先后出台23个指导性文件,其中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学校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

  “爱心姐姐,早上好!”走在校园里,每天听到学生这样的称呼,卢笑影心里甜滋滋的。

  卢笑影以前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自从被任命为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成为校务会成员后,她的组织管理才能、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在校务会上,卢笑影的提议经常被采纳并化为学校的决策。有了校务会成员这把“尚方宝剑”,卢笑影带领一群“爱心姐姐”创办了心理辅导室——“爱心园”,放开手脚开展每年一届的校“心理健康教育周”,创作“爱心园之歌”,与学生编演“校园心理剧”,将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心理辅导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永康,像“爱心园”这样的优秀学校心理辅导站,像卢笑影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还有很多。这样良好氛围的形成,得益于永康市有一个扶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政策。

  7年前,心理辅导只是学校需要时的“点缀品”。那时,永康市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还不是学校的独立科室,只是下挂在政教处或者教导处。心理辅导带有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其成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心理辅导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不满意,教师不认同,心理辅导教师自然没有积极性。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