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6 岁男孩为什么学跆拳道?功夫学成要打父亲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8-18
□有话大家说
棍棒教育是一种冒险
该出手时也要慢出手
都说玉不琢不成器。在儿女成长的道路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多是在硬性灌输下被动等待孩子自行开悟。虽有强调因势利导的警句,但更多的是强调严格施教。包括老师,也是戒尺高扬,动辄体罚。
如此也不乏成功的例证,但也有将儿女逼入绝境甚至酿成悲剧的可能。著名如傅雷,也曾严酷到体罚孩子,最后也将儿子傅聪培养成知名钢琴演奏家。但过程中,也有傅聪负气出走的“险情”发生,让傅雷晚年也思之后怕,并向儿子忏悔。罗眉 亚太商谷29-17号
该出手时也要慢出手
就6岁的阳阳来说,虽然他被父亲打了,但教训并不深刻,以至于把打骂自己的父亲视为仇敌。这就说明,阳阳的父亲打骂教育的效果很差,未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把打骂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掌握适度,就像植物里的苦瓜、黄连,善用就是好菜、良药。
孩子犯了错,不是不可以打骂。但打骂过程中,必须要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尤其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所以,打骂一定要适度、慎用。事实上,适度的打骂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孩子成长记忆中有价值、宝贵的部分,也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理性反思。
至于说服教育,尽管那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倾向,一种民主的教育方式,也要注意不要让说理成为一种啰唆。总是重复相同的说法,说久了就会成为隔靴搔痒,话多不是力量。(周小燕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