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高考的结束和暑假的到来,国内著名高校的“校园游”逐渐升温。高考结束的学生提前去感受大学的氛围,迫不及待的想融入大学的生活当中。校园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尤其是国内一些著名高等学府,久远的历史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空不妨到校园走一转,感受其中书卷香。今天小编带您走进香港大学,感受独特的校园文化的建筑。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校徽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 Et Virtus。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香港大学的校徽是根据英国纹章学院的建议而订立的,并于1913年5月14日获得了现在的盾形徽章和校训。早于1912年10月,香港大学已于一封给纹章学院的信
中提到了盾形徽章的设计。可惜的是,徽章设计者为谁已不可考,但据推测应为一位熟悉纹章学的欧洲人。从徽章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学兴办者对香港大学的期望,希望将大学发展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学。1981年,在香港大学七十周年的同时,大学向纹章学院申请一个完整的大学纹章,添加部份包括冠顶及扶持盾牌的兽形,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学院审核批准。香港大学亦因此项批准而成为香港唯一一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显示出大学历史悠久的一面。
中文名: 香港大学
外文名: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简称: 港大(HKU)
校训: 明德格物
创办时间: 1911年
类别: 港府资助
现任校长: 徐立之
知名校友: 孙中山 张爱玲 朱光潜 何鸿燊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
主要院系: 建筑学院 文学院 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牙医学院
校园:
校园本部坐落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占地约16公顷。医学院现时位于香港玛丽医院对面的沙宣道罗富国教育学院原址。牙医学院及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学部位于西营盘的菲腊牙科医院内。另有位于新界的嘉道理农业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鹤咀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
舍堂:
“舍堂”是香港大学为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过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彼此学习,达致课堂和学术以外的“全人教育”。“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国剑桥牛津等大学的“学院制”,但港大的舍堂从一开始就不具备学院的学术教学及独立招生功能,而衍化为只保留社交和课外教育功能的“舍堂”。舍堂主要是住宿性的,同时担当学生宿舍的角色,然而港大亦有纯粹供学生居住而没有任何学生组织的“学生住宿楼”。除此之外,港大亦有非住宿舍堂。舍堂的活动多姿多彩,但时间上多集中于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住宿生必须参加的。“学生住宿楼”只有男女各三十六个宿位,对于居于较远离港大的学生来说,变相只有舍堂可供选择。由于很多舍堂每年重新审订宿生资格是基于课外活动的表现,希望专注学业或不希望参与太多课外活动的学生只能租住附近的私人住宅。
现时香港大学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十三所住宿舍堂为:何东夫人纪念堂、利希慎堂、利铭泽堂、利玛窦宿舍、李国贤堂、圣约翰学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学堂、伟伦堂、马礼逊堂、李兆基堂及孙志新堂。三所非住宿舍堂分别为康宁堂、根德公爵夫人堂、李志雄纪念堂。其中何东夫人纪念堂及根德公爵夫人堂为女生舍堂,利玛窦宿舍、大学堂、马礼逊堂(本科生部份)及康宁堂为男生舍堂,其余为男女混合舍堂。另外利玛窦宿舍由天主教耶稣会主办、圣约翰学院由基督教圣公会主办,行政上皆独立于香港大学。
港大历史上还曾有圣母玫块堂,惟因故停办。明原堂于1992年搬迁,易名为利希慎堂。马礼逊堂曾于1968年停办,2005年重开;然而主办者已由伦敦传道会及后来的中华基督教会变为大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