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淡定有窘态 陪娃逛街迷路 “孩子你慢慢考,我去做个美容就来”
窘态
陪儿子逛汉街走丢了
南先生家住武昌司门口附近,昨日,他陪着儿子到武昌水果湖高中考点参加考试。中午吃完饭,他拉着儿子沿双湖桥往汉街方向散步,放松儿子紧张的心情。
他本打算从汉街绕行到水果湖高中,却因对路线不熟,一直走到了沙湖大桥。那时已是下午2点,距开考时间还有1个小时,无奈之下,南先生让儿子沿原路跑回学校,自己慢慢跟在后面。
20分钟后,儿子打来电话称他已到达考点。“还好儿子身体棒,一下就跑到考点了,希望中午的插曲不会影响到他下午的发挥。”南先生笑呵呵地说。 》》详细
淡定
“你在里面好生考,我去做个美容就来”
2013年的高考,轮到“70后”家长押阵——他们一改传统高考生家长场外煎熬的悲情形象,大多淡定送考,“跟平时考试没太大区别,我早上差点儿睡过了”“没给孩子定目标,一切顺其自然”……
在武汉中学考点,刚开考,家长左女士便准备回家了,“我不觉得蛮紧张啊,不就是一次考试吗。”左女士是1973年生人,她的淡定让赶考的孩子也不急不躁的。“到了社会上,能力和经验远胜过一纸文凭,相信孩子比我强!”
湖大附中考点,记者现场采访了10名送考家长,七成送考家长为“70后”,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比较宽松、民主。“现在的孩子很有主见,我们会尊重他们的选择!”“70后”的朱先生告诉记者,高考早就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了,如果孩子愿意,高考后就出国留学。
十五中考点,省实验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夸张地告诉记者她很放松,“早上我差点睡过了,还是孩子叫的我。”打扮入时的她,早早地将孩子“赶”入考点,“你在里面好生考,我去做个美容就来!”这话挨了女儿一计白眼。
“70后”家长的淡定,令今年的高考似乎不那么备受煎熬了。
愁容
异地高考生:这是一场“豪赌”
219名异地高考生与湖北伢一起逐梦高考。来自辽宁沈阳的考生家长刘军说,她女儿刘钟颖今年参加高考,三年来就读于武汉市育才高中理科班。“不管考试结果怎么样,我们都不后悔。”
9年前,刘军和妻子来汉打工,10岁的女儿刘钟颖也来汉借读。在江岸区蔡家田小学读完小学后,刘钟颖对口升入区内的培英中学。三年后,她又考上了育才高中。去年12月31日,湖北异地高考报名方案出台后,刘钟颖成为了我省首批异地高考学生。
刘军告诉记者,女儿升入高三之后,湖北的异地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留在武汉还是回辽宁老家参加高考,让全家人感到很为难。对比历年辽宁和湖北的高考分数线,湖北分数明显高于辽宁。在鄂高考,意味着高考竞争的压力更大。对于“在鄂高考”的选择,刘钟颖的家长表示“这是一场赌博”。
后来,刘军从老师那里了解到,湖北和辽宁高考的命题模式不同,复习备考的知识点更是差别很大。“回辽宁参加高考,女儿跟异地考生没区别。”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孩子留在武汉参加高考。
首日考试结束,刘钟颖的感觉不太好,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班主任何老师介绍,刘钟颖在班上成绩还不错,发挥正常的话,考上一本没问题。刘军偷偷告诉记者,下午女儿从考场一出来,就嚷着数学很难,有两道解答题没做完。“她平时数学在120分以上,这次没考好,我们没有批评她,她已经尽力了。”
在育才高中,还有另一名异地高考生——王检。小伙子来自湖南省娄底市,在武汉读了11年书。“不管结果,尽力就好。”他说。
据省内招考部门介绍,今年全省有219名异地高考生参加高考,其中今年在汉参加高考的有113人,外省考生大多来自河南和江西。这些考生随父母迁居武汉多年,习惯了学习环境和高考课程,不愿返乡。考生家长则认为湖北基础教育好,且高校众多,选择余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