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升旗仪式
来源: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9-09-24
铭记硝烟历史 激荡爱国之心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升旗仪式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万众瞩目的国庆庆典来临之际,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组织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2019年9月23日上午,迎着璀璨的朝阳,全校师生齐聚一堂,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认真聆听了宋立虎校长关于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讲话。本次活动由学生处刘剑峰主任进行主持。
在升旗仪式上,师生们精神饱满,庄严肃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全体师生心潮澎湃,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伴随国旗冉冉升起。随后,宋立虎校长以《爱国,应该成为自觉的理性》为题进行了国旗下讲话,他引经据典,激情澎湃,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一场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在宋校长的热情讲解中,全体师生品味了百年历史的艰辛无奈,深刻体会到当今幸福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爱国之心,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爱国热情和出色的成绩,为推动该校的发展,推动国家的进步,促进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学生处供稿
通讯员:李权
审核:刘建峰
编辑:汪莹
演讲稿摘录如下;
爱国,应该成为自觉理性
宋立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应该成为自觉的理性》。
每当我们读到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词句时,我们都会油然而生豪情,这种豪情是一股英雄气,其本质是爱国的激情。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都是十分浓烈的。从《诗经》里“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诗句,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咐,从元朝左企弓“一寸山河一寸金”感叹,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告白,从花木兰从军到戚继光抗倭,从林则徐禁烟到台儿庄大捷,从狼牙山五壮士到八女投江,无不是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我国,家国同构,一直是一种制度文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成为民族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直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爱国”。
这种爱国精神在国家蒙难时,表现的尤为强烈。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境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无数优秀儿女浴血奋战,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在祖国的大地高高飘扬,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民族的解放,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尊重。正像歌中所唱,“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是的,爱国,从来就是充满感情的,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那种嘴上说爱国,实际却做着损害国家利益事情的人是假爱国。尤其是那种打着爱国的旗号,却公然做分裂国家勾当的人,更为国人所不齿,实为汉奸无疑。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很难想象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怎么来的,也难以体会当年做亡国奴的辛酸与苦难。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民族解放、为新中国建立而捐躯的英雄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鞠躬尽瘁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无私奉献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更不能忘记,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还并不平坦,港独还不死心,台独还在闹腾,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打贸易战,搞和平演变,策划颜色革命,实施“奶头”计划,在青少年当中渗透娱乐至死的颓废思想,消弭我们的英雄情结,诋毁我们的英雄人物等等。我们必须警醒!我们要学习华为的清醒,更要学华为的志气、担当、远见、智慧与创新能力!
今天的爱国与战争年代的爱国,其形式与内容已大不相同。今天的爱国,应当是怀抱爱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将个人的理想与建设祖国相结合,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民族复兴相统一,将小我与大我相统一。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是我们所反对的,因为利己至上的人,一旦遇到国难需要选择时,他一定是弃国于不顾,要么逃跑,要么当汉奸,一向标榜爱国的汪精卫不就是为了自己的权利欲而投靠日本,认贼作父吗?所以,爱国之情必须贯穿于我们的所有言行中,流淌于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成为我们的自觉理性!
著名作家路遥曾说:“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这就是中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爱国是灵魂。把我们亿万人民的爱国心、爱国情,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就一定能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推动国家的进步,促进民族的复兴!愿我们共勉。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