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秦安:教师走起来 学生稳下来(图)
来源:信息新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10-19
 
        以前,学生“走读”的步履匆匆;如今,教师“走教”的身影频频。自2015年9月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秦安县不断探索做好“走教”这篇大文章,让“走教”惠及更多农村学生,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陇城镇是秦安县东北部最为偏远的乡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为实现乡村教育资源的公平,秦安县决定“逆向”行动,采取“资源共享、联合互动、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思路,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学生不动教师动,探索解决学科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的难题。
        随着教育园区的建成投用,教师们的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王婉君是山王教学点的一名语文老师,当初只交了2万元的押金,一家就搬进了园区内83.26平方米的住宅。住进宽敞明亮的两室两厅新房,王婉君感觉“像做梦一样”。
        王婉君说:“我是大学一毕业就到这边,选择到这边来工作其实很大的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教育园区的运行,因为它确实可以给我带来很大的生活保障。”
        自陇城教育园区建成,和王婉君一样,有158名教职工入住园区。他们早上乘坐校车前往任教学校,晚上再回园区住宿,之前头疼的吃饭问题,也伴随“营养早餐”“营养午餐”工程的实施得到解决。
        随着一个个年轻的教师把心安在乡村学校,大山里的孩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陇城教育园区山王教学点校长杨刚告诉记者:“对孩子来说,山区里面来了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这样同学们上课也更积极更有学习兴趣,对他们本身学习、成长、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陇城教育园区许墩小学,以前由于教师短缺,课程开不全学生流失严重。随着走教模式的运行,年轻的走教教师来到身边,课堂气氛、校园生活一下变得朝气蓬勃,教学质量也提高了,许多转到外地的学生也回流了回来。
        陇城教育园区许墩小学学生许阳说:“我原先在外边读书,我们村的许墩小学条件好了,老师又变多了。我又从张川转过来了,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都是有园区专门的老师为我们上课”
        “我用一个数字告诉大家,陇城镇现在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是3828名同学,这是全县十七个乡镇里面人数最多的,同时在这几年从县外回流的孩子有68名,也就是说陇城的老百姓愿意把孩子留在家门口和陇城镇就读,这大大的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陇城教育园区校长王旭升告诉记者。
        “走教”改变着秦安乡村教育,曾经的教育洼地陇城学区的走教成果体现在方方面面。
        最直观的是,六年级学生的学业测评成绩由2015年的全县第14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8名,园区内校际之间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分差由原来的27分、38分、32分降低至目前的13分、15分、10分。
        除了学习成绩,山村学校学生兴趣爱好也得到有效激发,行为习惯明显向好。在陇城学区,还会不定期的把教学点的学生用校车接到川区大学校,和川区孩子一起上课、参加活动的“双走”模式也在尝试推进,既锻炼了山区孩子的沟通、交往能力,开阔了眼界,又使两地孩子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谈到教育园区的发展时,王旭升说:“陇城教育园区下一步将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在原有园区加走教和双走模式下,创新新的路径,不断提升我们的办学水平,提高陇城教育园区的品牌品味,进一步提升陇城教育园区的综合影响,让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园区办学模式带来的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前,以陇城教育园区为“样本”,秦安县新建的4个教育园区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将服务4镇99个行政村85所学校,受益群众14.5万余人、学生1.04万人。
        今后,秦安县还会继续探索“教育园区+走教”办学模式的新元素,努力做好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孵化器”,将推进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推动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助推学生享受到幸福的教育,也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来源:天水在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