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凉山:举全州之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2-11-03
盐源县民族中学学生做课间操。

普格县普基镇新农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学习。

凉山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防灭火知识进校园。

孩子们在学校用餐。

科普活动进校园。胡炯 摄

学生在寝室学习。

冕宁县第二中学校2019级新生军训动员启动仪式现场。

    

  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村庄,稚嫩的童声就开始回荡。“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10月26日清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幼教点传出欢快的儿歌声,20多个彝族孩子正在跟随辅导员学习。
  这是凉山州学前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幼教点遍布凉山州的所有村庄。
  围绕“教育扶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强州”三条主线,凉山州把教育保障放在首位,近年来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均呈现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凉山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建强师资队伍、激发办学活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禅心 何流 黄姚 颜雨秋 蒲涛(图片除署名外由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提供)

       42万儿童受益于“学前学普”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吃到免费的营养午餐,重要的是养成了勤洗手等好习惯,学会了普通话,为以后上小学打下了语言基础。”火普村幼教点辅导员阿比牛牛说。
  2018年5月,“学前学普”行动在凉山州启动试点,覆盖原11个深度贫困县以及安宁河流域县(市)民族乡镇的2724个村级幼教点。从2019年9月开始,该行动在凉山州17个县市所有幼儿园和幼教点实施,实现行动全覆盖。
  学前学会普通话,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前提条件,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
  际传递的一项重要措施,细化“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任
  务的具体体现。凉山“学前学普”行动累计惠及学前儿童42万人,参与“学前学普”行动的14万儿童进入小学,普通话听说能力、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得到明显提高。
  经过4年多的运行,“学前学普”行动试点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项目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学前学普”行动案例入选中宣部《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脱贫攻坚案例选》。

        城乡学校换新颜
  “娃娃送到学校寄宿读书,我可以安心在家发展种植养殖业了。”近日,西昌市磨盘乡村民罗阿体说,他有两个孩子,现在分别在中坝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磨盘巴山学校读书,学校环境好,孩子们不用走读,自己很放心。
  车行大凉山,不由想起凉山州一位教育界人士发自肺腑的感叹:“走到乡镇,你看到房子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学校!”
  崭新的楼房、宽敞的教室、优美的环境,还有活泼可爱的学生、敬业奉献的教师,以及琅琅读书声……这是在凉山州四处可见的景象。
  优先发展教育,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凉山州的每一所城乡学校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都在经历着巨大转变,实现了从“有学上”向“好上学”“上好学”的嬗变。
  “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总投入144亿元,其中,中央、省上投入共88亿元,占比61%,彻底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完成348所乡镇幼儿园、617所乡标准中心校建设。凉山州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1167万平方米,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凉山州持续落实教育经费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过去的2021年,全州教育经费总投入161.6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32.1亿元,占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1.17%。
  未来,凉山州将全方位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狠抓信息提升,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强与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校际联网交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育帮扶助推人才振兴
  2022年8月19日,凉山州“组团式”帮扶教育干部人才座谈会在西昌召开。浙江省宁波市以及省内绵阳、德阳等地选派的140余名校长、中层干部、专任教师全部到岗。
  近年来,凉山州各县(市)充分挖掘帮扶学校的优质资源,强化双方结对关系,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搭建远程教育交流平台,通过学校录播系统与帮扶学校进行重难点课的研讨和名特优教师示范课的分享交流。与帮扶学校教师建立长效导师指导责任制,逐渐使结对学校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
  倾力培养本土学生成才,持续推行异地办班模式。截至目前,“江油·布拖班”在读学生高中156人,初中324人;江油长城实验学校派出教师6人,江油高中派出教师3人,承担“布拖·江油班”主要学科教学工作,致力于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打造,现有专班学生144人。绵阳市涪城区接收50名昭觉小学优秀毕业生在绵阳二中、实验中学就读,协调绵阳市教体局接收20名昭觉优秀初中毕业生在绵阳中学、实验高中、绵阳一中、普明中学就读。泸州市江阳区选派11名教师为盐源县民族中学开展包班教学,现有高二“泸州班”学生56人,初二“泸州班”学生54人。
  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师资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国家脱贫攻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大背景下,经四川省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凉山州政府新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着力让培养出来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

       控辍保学“时刻不能松”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凉山州脱贫攻坚期间“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指标之一,其核心是控辍保学。2018年,凉山州全面启动控辍保学这场“绝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攻坚之战和振兴之战。
  通过开展线上信息比对和线下入户核查等方式,多措并举反复“摸”准了失辍学学生数量,最终准确核查录入动态管理平台6万多名失学辍学学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万多名)。针对发现的失辍学儿童少年,全州迅速强力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并根据学生失辍学具体情况,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档”,精准分类用心“化”。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出了“普职融合、专门教育、集中教育、单独教学、随班就读、学业补偿、送教上门、免缓入学”等分类复学安置方式,让孩子们又回到学校接受教育。2020年初,全州完成了所有失辍学儿童少年的化解销号,并定期开展“清零行动”,实现“动态清零”。
  建立部门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是推动全州控辍保学工作的主要抓手。近年来,全州精准落实小升初“整班移交”和“幼升小”入学保障要求,逐步建立完善联控联保责任、数据定期比对、动态监测预警、定期专项行动、依法控辍治理和教学质量保障等长效机制,在联控联保上从严“控”,确保了应读的孩子“一个不能少”。
  控辍保学的根本在教育教学质量,面对办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紧缺的关键问题,全州竭尽全力快速“投”。在不断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全国900余名优秀教师到凉山州挂职、支教、育才,争取省上支持了8000名教师编制和4700名顶岗实习师范生,让留下的孩子“有学上”。全州还持续聚焦聚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2022年5月出台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8”意见方案,通过提升质量长抓“本”,让孩子们“学得好”。
  凉山州的控辍保学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未来还需久久为功,时刻紧绷“控保弦”。

       体育事业展风采
  2022年7月8日,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皮划艇激流回旋决赛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举行。凉山州4名运动员劈波斩浪、敢打敢拼、奋勇争先,获得2金1银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凉山竞技体育水平大幅提高,先后向省队输送了奥运帆板冠军殷剑、亚运会跳远冠军熊其英等体育顶尖人才;还涌现出连续两届全运会拳击冠军王港,全运会激流回旋冠军舒建明,全运会田径冠军陈佳庆、胡志英、张钰巧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不断在国内外赛场上争金夺银。
  同时,凉山州还抓好“体教”结合,培养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先后组建省州共建四川省男子拳击队、盐源县民族中学(省青少年田径优秀后备人才共建学校)、冕宁泸沽中学(省拳击训练二线基地)及省国际式摔跤项目青少年优秀运动队昭觉训练基地和1个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在向外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凉山州还打造了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中国环四川(昭觉谷克德)国际自行车联赛等精品赛事,在展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凉山州各学校还推行阳光体育活动,充分保证学生校内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州、县、校三级运动会,比赛项目涉及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参与学生人数达50余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