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九小实地参观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
来源:光谷九小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2-04-19

长江大保护•我们在行动
——光谷九小实地参观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

       4月13日上午,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实地参观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更直观和深入了解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情况,关注长江珍稀濒危物种。


       Part 1准备工作
       科学探索社团的成员们提前上网查阅资料,推荐阅读《长江——水生动物的家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图集》《中华鲟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学家同行》等科普书籍;
       九小101班班主任吴金荣老师还贴心准备了蓝色小背包,孩子们接过书包时喜笑颜开,将宣传册和笔记本等文具放入书包内,有模有样。

       Part 2 参观进行时
       张先锋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从事珍稀动物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学、水族馆科学与技术以及科学传播研究。
       张博士早早就在博物馆门口迎接大家,与同学们亲切问候,细心地告诉同学们参观的注意事项。
       同学们佩戴好口罩,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后,有序进入场馆。

张博士给同学们介绍场馆

学习长江珍稀鱼种

 介绍中华鲟

详细介绍江豚演化史

馆内部分鱼类标本展示

 孩子们认真做笔记

       参观结束后,张博士又现场为大家作了题为《长江十年禁渔,拯救的不仅是鱼》专题报告。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丰富多彩的长江水下世界,讲解了长江“生病”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目前国家正采取的有效措施,最后从渔民与鱼类之间的关系映射到人类与自然界共生的关系。

       Part 3 对话专家
       精彩的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向张博士提出自己疑惑和不解。张博士也一一耐心讲解,现场气氛热烈且融洽。
       张博士表扬我校407班文豪提出的有关人工养殖江豚的退化问题,告诉孩子们不用担心,专业保护的团队会对放生的江豚进行野化训练。

       张博士还带着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里的那艘珍贵的退捕渔船,有位小朋友一眼就看到了船舷上的号码,张博士告诉大家这是这艘渔船的船牌,就好比是汽车的车牌一样。大家围着渔船,听着张博士的讲解,仿佛感受到渔民正在江上捕鱼的艰辛。

       活动结束后,我校两名学生拿出手绘的“长江大保护”主题手抄报送给张博士,张博士细细点评,对孩子们的热情予以高度赞赏,并期望他们将来能够继续参与保护长江的各类活动中来。


       学习心得
       508 池越越:今天参观了水生生物博物馆,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长江里许多鱼类都濒临灭绝,所以要施行“十年禁渔”政策。在这么多鱼类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刀鲚,数量稀少,价格昂贵,达到万元一斤。
       407 董泽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华鲟了,今天能够在场馆内看到标本十分震撼,而且还面对面向专家请教了问题,我真是收获太多了!
       507 张厚浛:今天我在讲座里看到一张图片,是习主席说的“长江病了,病得不轻。”对此我感触颇深,长江生态保护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101 邱逸飞:我今天好开心呀,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参观了水生博物馆,听张爷爷讲课,虽然很多专业的知识我还不懂,但是长大以后我也想成为像张爷爷这样的专家,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周文英老师:作为从小在长江最重要的支流——汉江边长大的本地人,我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从好到恶化再到慢慢变好感慨良多,感谢一代代科研人们不懈努力,用大量辛苦考察换来的严谨数据,提出改善生态的良策,他们高瞻远瞩、心有大爱,今天的参观学习也令我受益匪浅。

       结语
       在“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政策背景下,我校开展了“长江大保护,我们在行动——湖北武汉长江水域“十年禁渔”实施效果的考察与实践”系列活动,通过科普阅读、专家讲座、调查走访、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科学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的关系,意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