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开展气象知识进校园活动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汪登平 编辑:王菲 时间:2015-04-01
    在第55个“世界气象日”来临前夕,国家基准气象站重庆酉阳气象局专家走进该县民族小学开展了一场“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气象知识进校园活动,为该校40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气象科技知识普及课。
    在该校运动场,一个神奇的仪器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一个支架上,顶着一个白色的有褶皱塑料罐子;顶上,3个风铃随风旋转;下面,几根导线连着电脑;电脑上产生了一组组数据和各色曲线……
    孩子们急切地问气象站站长朱文君叔叔,这是什么?依据什么原理?
    朱文君耐心的告诉孩子们:“这是自动气象站,有了它,再也不用人工测量风向、风级、温度、湿度和降雨量了。”他还告诉孩子们,这个仪器自动将数据传入电脑,将世界各地相关数据经过电脑分析,就能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
    他还说,以前,在海岛、雪峰、火山口、极地等气候恶劣的地方,气象工作人员不仅仅辛苦,而且十分危险;现在,有了高科技,不仅方便,还更加安全了。
    孩子们听了,不住点头,纷纷感慨科学技术的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大炮!大炮!这是真的大炮!”在另一侧,气象局几名工作人员从工具箱里搬出几个物件,几经拼凑,一个三支炮管的“大炮”就矗立在学生面前。搅动摇柄,装上火箭弹,一门蓄势待发、威武无比的“大炮”直指苍天……学生们一见这个稀罕物,围得水泄不通,惊奇地叫了起来,摸摸这,摸摸那,不停地发问。
    气象专家告诉看孩子们:这确实是大炮,不过不是战争时用来在攻城略地的大炮;而是气象专用的用来增雨防雹的火箭发射架。天气干旱了,对准云朵“嗖嗖嗖”几枚火箭弹,“哗哗哗”就下起雨来,禾苗就有救了,人和牲口就有水喝了。
  “如果夏天,要落冰雹,会毁掉我们的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打坏房舍……这炮弹一发射上天,就会将云层里的冰雹融化为雨水,这就消除了雹灾了。“
   “那增雨和除雹所用的火箭弹所用的火箭弹是不是相同,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物质呢?”孩子们不停地发问。
    专家告诉孩子们:“火箭弹都是相同,里面装的是干冰,也就是固体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催化剂,能将云中的水蒸气聚集成雨滴,也能将云层中的冰雹化为小冰粒,再化为雨。”
    孩子们摩挲着火箭炮,纷纷惊叹科技的神奇。
    在阶梯教室,一堂《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的多媒体课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着干裂的田畴,焦枯的禾苗,砸得千疮百孔的民房,汹涌的洪水,喷发的火山,地震后留下的废墟……看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草木荣枯,候鸟来去;海浪奔涌,云彩变幻;气象人在南极、北极活跃的身影,深刻感受气候知识与人类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该校梦想中心,孩子们在气象专家的指导下,用塑料搭建起立体气象观测站模型,熟记每一种物件,仔细询问他们的功能……眼眸里满是缤纷神奇的气象世界。
    该校5年级9班的王子丹、5年级2班的陈会东捧着气象知识的书籍,聚精会神的看起来,他们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动手动脑,将来服务祖国,服务人类;报效家乡。
    该县气象局局长李艳表示,将联合教委、科委、科协等部门,在该县巡回举办气象知识进校园活动,为该县13万学生普及气象知识。
 
气象局工作人员为学生发放有关气象知识的书籍。(汪登平摄)
 
气象局工作人员在指导学生应塑胶搭建立体气象观测站模型。(汪登平摄)
 
气象专家为学生讲授气象知识课。(汪登平摄)
 
图为气象局工程师在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前向民族小学学生讲授降雨防雹知识。(汪登平摄)
 
图为气象局工作人员在为学生发放气象宣传资料。(汪登平摄)
 
学生拿着气象工作人员所发的气象知识书籍,认真阅读,爱不释手。(汪登平摄)
 
学生用塑料在搭建立体气象观测站(汪登平摄) 
    酉阳气象台台长朱文君在自动气象站前向学生讲授该装置自动测定风向、气压、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并自动发送至电脑终端,进行气象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天气情况。(汪登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