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践行负责任的教育,做负责任的教师
来源:培正中学 作者: 编辑:王佳一 时间:2018-11-06
    我是一名在一线从事21年教学任务的初中历史教师。21年的教育生涯,我觉得我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践行负责任的教育,做负责任的教师。

    (一)扬帆起航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中学任教,这是一座远离城市的农村中学。初登讲台的我,原本想收获的是掌声、鲜花,可一学期下来收获的是泪水和失败。由于缺乏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经验,第一学期末,我的成绩是全年级的倒数第一,我给学校拉了后腿,那位不苟言笑的校长看着我的眼神都是无奈的。接受不了这折戟沉船的事实,在加上羞愧难当,我病倒了。
    又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将学校的总课表抄写了一份,当时,农村学校没有网络,我能使用的资源就是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和手里的教材、教参。我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然后就是听课,听遍了学校每一位老师的课,有些老师教的课堂,我成了按时上课的学生。晚上备好课之后,等其他同事走了之后,我自己给自己试讲,一遍遍的修改教案,一遍遍的在课本上补充教学素材。周末,同事们回家了,在全校只有我一人的学校宿舍里权当星期六、星期七地过着,延续的仍是备课的工作。我生活的全部就是学校、学生。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我被吓着了,学生的期末成绩均分能上85分,我打破了学校建校以来的记录。那一年,我的年度考核上有了第一个优。我也不再刻意的绕开校长走了。半年的卧薪尝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是不可以失败的。我们的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其他的行业失败了,损失的可能只是金钱,可以吸取教训从头再来,而我们经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但他们的青春却不能回到从前。
    在教学上决不许失败,成为我工作的底线,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再没让那位校长担心,自己也快速的成长起来。2002年回城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也逐渐的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先后在2006年获得临河区教学能手和巴彦淖尔市教学能手的称号。2008年被评为巴彦淖尔市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在自治区和市级的刊物上发表。在2007年的临河区教学年会上,我的论文《我对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获得一等奖,并受到了局长的特别奖励。局长说:“这是一位用心在做教育的好老师”。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学生永远是第一位,我不过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二)再度起航
    2011年由于夫妻两地生活,我从巴彦淖尔市选调到东胜区培正中学。对我来说,一切是从头开始。这里的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曾经14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陈旧、过时。而此时的培正中学虽然行走在课改的路上,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并且新接手的初三四个班的历史成绩,在过去的两年中成绩都不太理想。
    第一次出去参加东胜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初三历史教研活动,看到我校历史成绩那居于最后的名次以及其他学校老师那种习以为常的态度,我被深深的刺痛了,下定决心要重新为培正的历史在今后重新排名。为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仍使用最好的捷径,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一学期外出听课30多次,听遍了东胜区每一位初三历史教师的课,回来后详细的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
    为了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堂模式,在那个小小的出租屋里,一张学生的课桌常常陪我到深夜,而丈夫和儿子也常会被书本掉地的声音惊醒。在那张课桌上,我阅读了有关杜郎口课堂模式的能找到的所有书籍,阅读了韩立福博士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丛书。我像刚参加工作时的自已,一遍一遍的修改教案,课本被批注的密密麻麻。大多的周末,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每位学生一周情况逐一进行梳理,从课堂表现到作业情况,并不厌其烦的与家长电话沟通,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我使劲了浑身解数。利用寒暑假,在办公室里,我编印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下学期要用到的工具书,因为我自己和培正在心里有个约定:竭尽全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我生命中遇到的学生。
    (三)走进曙色
    “我因学校而骄傲、学校因我而精彩”是我发自心底的誓言。正因为有在培正的历练,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有同事的团结协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培正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在一模考试中,第一次有13名学生历史成绩进入全区的10%,在当年的中考中与区均分的差距大大缩小。在其后的几年中,我所带年级的历史先后在2013年的全区统考中排名第八,在2014年的全区统考中排名第四,在2015年的中考中排名第五,在2018年中考中排名全区第四。我本人由于在教学中的尽职尽责及突出的教学成绩, 2013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东胜区第四届骨干教师之一。
    (四)砥砺前行
    面对新一轮的培正课改,迎着东胜教育新局面的开启,我暗下决心:用三年的时间摸索到一条适合本校历史学科的成功课改之路。成功,是每一个踏进培正校门学子们希望的,而成功对于每位培正家人来说,就犹如久旱的秧苗对雨露的渴望,作为一名培正人,我的情怀是:希望培正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