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生物组毛亚飞老师和韩如欣老师做校级公开课
来源: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3-11-03
“同课”展风采    “异构”显匠心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生物组毛亚飞老师和韩如欣老师做校级公开课


        “清风不语化桃李,弦歌不绝浴新苗”,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张敬老师带领高一生物备课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授课老师分别为该校毛亚飞老师和韩如欣老师。
       本次活动分为上公开课和评课两个环节进行。两位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具体学情,凝聚备课组智慧,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
       10月25日上午,毛亚飞老师在2602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毛亚飞老师从生物膜与人工膜对物质通透性的比较入手,设置问题梯度作为任务驱动,借助科学史资料的分析,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对比与分析、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11月1日上午,韩如欣老师在2614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韩如欣老师以尿毒症和人工肾为情境导入,利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为教学主线,通过自主分析、小组合作及课堂检测等环节层层推进教学,渗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评课环节,张敬老师和生物组其他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价,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设计、重难点落实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可以优化进步的地方。张敬老师提出建议,第一,可以多挖掘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第二,以主线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整合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之间互学互鉴,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相信老师们将不断钻研探究,携手并进,厚积而薄发,行稳而致远!


                         生物组供稿
                         通讯员:韩如欣
                                 摄影:张灿灿/王冯煊筠
                     审核:张敬
                  编辑: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