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九小•开放办学】携手保护生命之河 齐心共筑江豚家园
来源:光谷九小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3-03-06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联合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依托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的“数字江豚”生态项目,结合“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主题,于3月3日上午,隆重举行“长江大保护 不负新时代”——武汉市东湖高新区P9学区“数字江豚”成果展示活动。

光谷十二小部分学生参会
01校长讲话

光谷九小校长饶家伟对九小开展的“长江大保护”系列生态教育活动进行了介绍,饶校长指出本次活动对科普江豚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践行“爱江豚·护江豚”行动。
饶校长表示,九小师生将在科技之路上不断创新,积极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影响广泛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02童声童趣
颂·长江
《长江之歌》九小606班
爱·江豚
《留住江豚微笑》九小201班
《小江豚的倾述》九小&十二小
护·生态
《葫芦丝演奏与书画表演》九小学生
颂·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97千米,哺育了无数华夏儿女。我校606班学生用朗诵联唱形式全新演绎《长江之歌》,歌颂母亲河的伟大,呼吁更多的人保护长江母亲河。

爱·江豚
《留住江豚微笑》
江豚被称为长江生态环境健康的晴雨表,今天的会场我们还有一群特殊的“小江豚”,由201班小朋友带来的情景剧《留住江豚微笑》是“十年禁渔”的小小缩影,别出心裁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小江豚的倾述》是由P9学区光谷九小和光谷十二小联袂带来的演讲节目。九小204班胡雅歌、405班李杨宸睿和十二小506班余子衡三位同学化身“小江豚”,作为最强宣讲员、最美行动者,号召大家爱江豚、护江豚。
护·生态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也是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密不可分。我校207班江腾乐用葫芦丝演奏出悠扬婉转的曲子,501班陈涵宇和608班董星晨现场书画表演令人赞叹不已。
03专家面对面
01 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徐雯主任讲座《“十年禁渔”中的禁用渔具》
02 中科院水生所科研助理、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邓晓君老师科普讲座《长江江豚的故事》
03 武汉市环保大使、长江日报高级记者高宝燕老师讲解《江豚淘淘》
“十年禁渔”中的禁用渔具
徐主任首先对武汉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进行现场展示,孩子们观看了非法捕捞的监管治理操作。



长江江豚的故事
邓老师在现场为大家科普江豚与海豚区别以及江豚的生长环境等知识,还与现场孩子们亲切互动,对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江豚是否胎生、没有呼吸孔的情况下如何呼吸、现存江豚数量等进行了现场互动,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


长江日报记者高宝燕老师与九小一年级小朋友亲切交谈,高老师作为武汉市环保大使,孩子们对《江豚淘淘》一书十分感兴趣。
04活动剪影
九小刘珈一同学接受武汉市教育电视台采访
05活动展望
光谷九小一直注重科技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动脑动手的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湖北省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我校着力打造生态道德教育,在湖北省中科院水生研究所、湖北省科技馆、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武汉渔政、东湖高新区教育局等的帮助下开展内容丰富的生态教育活动。
“长江大保护”系列活动开展三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多次受到武汉教育电视台、《极目新闻》《楚天都市报》《武汉科技报》及多家网络媒体报道。学校师生开展的“关于武汉市长江水域‘十年禁渔’实施效果的考察与实践”科技实践活动,荣获第36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参加了全国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展示。
此次“数字江豚”展示活动以关注长江江豚保护为主旨,依托武汉市“数字江豚”生态建设,借助数字科技力量,普及江豚知识,是一次实施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爱豚护豚意识,营造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长江大保护,不负新时代!在保护生命之河的“保卫战”中,光谷九小致力于发出环保最强音,传播环保正能量,用“江豚微笑”点亮校园,共筑江豚家园。

作者:周文英
图片:曾卓青 周文英 张陈陈
部分图片来源:武汉教育电视台
审核:王建平|编辑:周文英
责编:陶红梅|总编:饶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