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开展课改系列活动之高效课堂展示课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助力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本学期,该校开展了“聚焦课堂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系列活动。2023年9月22日下午,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教职工齐聚报告厅,观摩了物理组徐敏娜老师和政治组王希桐老师带来的高效课堂展示课。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处副主任常峰主持。
徐敏娜老师授课的题目是《高考物理选择题情景中的物理模型建立专题》。课堂上,徐敏娜带领学生一同走进高考题中的物理情景,利用自制的地磁场模型、平行四边形模型等多种教具,将高考真题进行真实还原。学生亲身经历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学生自己利用phyphox新技术实验验证建立物理模型的正确性,最终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了问题。徐敏娜还引导学生通过题目体会新课程新高考的发展方向,并让学生关注国家新科技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新闻热点关联的物理考点的预测分享。最后,徐敏娜鼓励同学们用物理高考题与物理模型的碰撞,点亮美好的前途,用青春铸就科技强国之梦。
王希桐老师授课的题目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本节课以开封市顺天门遗址博物馆为导入,通过介绍城摞城奇观,引出自古以来我国对黄河的认识及对其治理的过程,梳理了自先秦到汉代再到新中国,人们对黄河认识及治理情况。学生自主讨论,总结推理出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再借助黄河保护法的颁布,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对黄河的治理从王权治黄,走向人民治黄,再到现在以人民治黄为基础的依法治黄,体现了人的认识具有上升性。课堂通过三个议题的展示以及活动的展开,层层递进,教学过程完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校所倡导的新课堂模式。
展示课结束后,物理组组长王俊华、政治组组长李航分别进行点评。王俊华认为:徐敏娜老师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方法,并加以生动有趣的实验体验,最终达成引导学生从刷题者变成研究者,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的原则。李航对王希桐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王希桐老师以黄河治理这一经典案例贯穿始终,采用议题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师生精彩互动中突破一个个重难点,以习近平视察黄河的讲话作为结束语,有效贯彻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政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最后,副校长杨海涛进行总结。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要成为该校的常态课堂,希望全体教师都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实现成绩的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