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文明花开香满园——单县实验小学“全国文明校园”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菏泽日报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5-07-11
近日,第三批“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揭晓,山东省42所学校光荣上榜,菏泽市占据3席,单县实验小学赫然在列。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凭什么落在一所县城小学身上,其“全国文明校园”是如何炼成的?走进单县实验小学,答案在书香氤氲中逐渐浮现。
思政教育,点亮成长心灯
在这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精神之旅”。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抓手。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让爱国情怀厚植于心。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全校6个年级、109个班级、7167名学生全员参与,有的学生身着汉唐服饰,吟诵《诗经》选段,举手投足间尽显古风雅韵;有的学生将《静夜思》等经典古诗改编成情景剧,通过生动的表演让诗词“活”起来;有的学生慷慨激昂地诵读《觉醒年代》,重现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无不展现着文化传承的力量。
创新德育模式同样硕果累累,“和美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文明之星”评选树立身边榜样,“家长广播站”“三写”(写字、写文、写心)工程架起家校共育桥梁,其优秀经验被山东省教育卫视专题报道。2023年11月,菏泽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现场会在此召开,成为区域标杆。“通过‘三写’工程,我和孩子有了更多心灵对话,看着他一点点变得更懂事、更爱学习,特别欣慰。”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如是说。
多彩社团,激扬青春活力
校园内,图书馆书香四溢,乒乓球馆银球飞舞,书法教室墨韵飘香,茶艺课堂气定神闲……功能齐全的35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才情提供了驰骋的疆域。民乐古朴、管乐雄壮、合唱纯净、舞蹈翩跹,其中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精湛技艺更曾闪耀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赢得满堂喝彩。“能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经历!排练虽然辛苦,但和伙伴们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协作。”合唱团成员兴奋地回忆说。
特别引人注目的创客社团成立于2020年,开设了鲸鱼机器人、乐高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积木搭建、Scartch编程等课程,自成立以来,该社团先后获得第22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山东大赛金奖、2020年WRCT世界机器人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三等奖、菏泽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等奖项10余个。这些活力四射的社团,成功引得2023年5月菏泽市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此召开。
环境育人,彰显和美特色
漫步校园,一草一木、一墙一壁皆是精心设计的育人载体,“和美”文化理念流淌其间。学校着力打造安全、优美、舒适的花园式环境,总面积3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的校园生机盎然。安全设施周密完善,为师生筑起安心港湾。创新开辟的中医药文化园、劳动种植基地和科技站,为学生提供了触摸自然、探索科技的新天地。
在“一班一品一特色”理念下,班级文化墙各展风采,学生作品、班级荣誉琳琅满目,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精心打造的“春秋厅”“和美厅”门厅文化,以文明礼仪、书法艺术、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为主题打造的走廊文化,让人移步换景,心旷神怡。学校还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作品近千篇,将“和美”之韵播撒云端。
而最灵动、最深入人心的风景,莫过于翱翔在校园上空的数百羽和平鸽。它们不仅是象征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吉祥物,更是学校特色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鲜活载体。学校在教学楼顶搭建鸽房,近300只鸽子由学生参与喂养和领养。“我负责照顾两只小鸽子,每天记录它们的饮食和活动。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飞向蓝天,我懂得了责任和生命的奇妙。”参与“鸽美其美·美美与共”项目化学习的陈同学分享了他的观察日记。
菏泽日报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王晓兰 姜信一
思政教育,点亮成长心灯
在这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精神之旅”。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抓手。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让爱国情怀厚植于心。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全校6个年级、109个班级、7167名学生全员参与,有的学生身着汉唐服饰,吟诵《诗经》选段,举手投足间尽显古风雅韵;有的学生将《静夜思》等经典古诗改编成情景剧,通过生动的表演让诗词“活”起来;有的学生慷慨激昂地诵读《觉醒年代》,重现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无不展现着文化传承的力量。
创新德育模式同样硕果累累,“和美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文明之星”评选树立身边榜样,“家长广播站”“三写”(写字、写文、写心)工程架起家校共育桥梁,其优秀经验被山东省教育卫视专题报道。2023年11月,菏泽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现场会在此召开,成为区域标杆。“通过‘三写’工程,我和孩子有了更多心灵对话,看着他一点点变得更懂事、更爱学习,特别欣慰。”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如是说。
多彩社团,激扬青春活力
校园内,图书馆书香四溢,乒乓球馆银球飞舞,书法教室墨韵飘香,茶艺课堂气定神闲……功能齐全的35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才情提供了驰骋的疆域。民乐古朴、管乐雄壮、合唱纯净、舞蹈翩跹,其中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精湛技艺更曾闪耀上海大剧院的舞台,赢得满堂喝彩。“能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经历!排练虽然辛苦,但和伙伴们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协作。”合唱团成员兴奋地回忆说。
特别引人注目的创客社团成立于2020年,开设了鲸鱼机器人、乐高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积木搭建、Scartch编程等课程,自成立以来,该社团先后获得第22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山东大赛金奖、2020年WRCT世界机器人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三等奖、菏泽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等奖项10余个。这些活力四射的社团,成功引得2023年5月菏泽市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此召开。
环境育人,彰显和美特色
漫步校园,一草一木、一墙一壁皆是精心设计的育人载体,“和美”文化理念流淌其间。学校着力打造安全、优美、舒适的花园式环境,总面积3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的校园生机盎然。安全设施周密完善,为师生筑起安心港湾。创新开辟的中医药文化园、劳动种植基地和科技站,为学生提供了触摸自然、探索科技的新天地。
在“一班一品一特色”理念下,班级文化墙各展风采,学生作品、班级荣誉琳琅满目,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精心打造的“春秋厅”“和美厅”门厅文化,以文明礼仪、书法艺术、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为主题打造的走廊文化,让人移步换景,心旷神怡。学校还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作品近千篇,将“和美”之韵播撒云端。
而最灵动、最深入人心的风景,莫过于翱翔在校园上空的数百羽和平鸽。它们不仅是象征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吉祥物,更是学校特色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鲜活载体。学校在教学楼顶搭建鸽房,近300只鸽子由学生参与喂养和领养。“我负责照顾两只小鸽子,每天记录它们的饮食和活动。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飞向蓝天,我懂得了责任和生命的奇妙。”参与“鸽美其美·美美与共”项目化学习的陈同学分享了他的观察日记。
菏泽日报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王晓兰 姜信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