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唐孜孜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07-10
 ‌·
教育部:家长作业问题一定要解决,如违反将严格查处
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南都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首个聚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日,国新办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等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意见》提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多项任务,如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各个学段监管;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加大对校外培训违规处罚力度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规定具体而全面,“触及义务教育每一个神经末梢”。南都记者观察到,文件不仅显示了未来义务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也透露了对在线教育、网络游戏、微视频等行业的监管趋势。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昨日也透露,相关的顶层制度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师“惩戒权”
    明确惩戒权范围等促进教师敢管善管
    目前存在一些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也存在一些过度惩戒甚至体罚学生的行为
    据郑富芝介绍,我国的义务教育目前正处于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阶段,该阶段存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意见》起草将对标解决这些问题。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郑富芝等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从多个热点问题着手,向社会解读文件用意和未来调整方向。
    例如,《意见》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这也是中央文件首次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对于这项新规,郑富芝解释称,按照我国《教育法》、《教师法》有关规定,教师承担教书育人过程中,具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的义务,“也就是说,他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他表示。
    据其介绍,过去在教师惩戒方面,存在一些程序性规定不够严密和规范,甚至缺失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一个突出表现为,目前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实际上这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郑富芝表示。
    此外,也存在一些过度惩戒的行为,甚至体罚学生的行为。“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现象,有的家长对教师批评教育孩子也不够理解,甚至造成家校矛盾。所以,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出发,帮助孩子从小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教师惩戒权出台细则进行规范和明确。”
    据透露,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着眼于教师教育惩戒权的问题,首先便是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形式,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促进广大教师既热情关心学生,又严格管理要求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还将推动《教师法》的修订,从法律规定上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保障教师有效地行使惩戒权,促进教师敢管、善管,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师道尊严。
    数字化资源监管
    在线教育监管文件正在制定
    目前一些不良A PP也进入校园,将对各学段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规范管理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还透露了首份全国性在线教育监管文件的新进展。据教育部基础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引导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健康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各学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
    吕玉刚表示,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学校教与学的需要,出现了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进入学校,为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监管缺失,一些不良的有害的A PP也进入了校园,包括色情的、暴力的、商业活动的A PP进入校园。
    此前,为了有效地治理该问题,禁止有害A PP进入校园,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曾专门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 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建立了双审查制度,即“谁使用谁审查、谁主管谁负责”。首先由学校把好关进行审查,再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校园使用。
    吕玉刚透露,在线教育监管机制的建立有新进展,目前正在制定《关于引导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健康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各学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
    学生减负
    加大对校外培训违规处罚力度
    “孩子们在学校已经很辛苦了,到校外再加一层,负担是叠加的,越来越重”
    针对常年受关注的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意见》也再次提出“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新一轮“减负”行动如何进行?郑富芝认为,治本之策是提高课堂效率。要通过提高质量来减负,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换句话说让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里就能够学懂、能够学好,尽量少留作业,把功夫下在校园内、下在课堂上。”
    其次,要通过优化课程来减负。要从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教学,不能增加教学难度。“同时时间上也不能赶超进度,本来是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放到半个学期来学习,那孩子负担肯定很重。”
    郑富芝还提到,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进入第二阶段,下一步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特别是对违规行为和做法,要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要求来执行。“在校外培训治理的第二阶段,关键是坚决杜绝超前、超标的培训行为,防止层层加码。孩子们在学校已经很辛苦了,到校外再加一层,负担是叠加的,越来越重。”他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意见》还明确提出,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登记、收费、广告、反垄断等监管工作。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要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
    目前可能是最短的短板,正在进行相关顶层设计,要有专门劳动教育的课时
    《意见》还显示,义务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新动向是劳动教育被提上新高度。“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可能是最短的短板,因此必须要加强。”
    郑富芝介绍,《意见》在劳动教育上单独列一条表述也比较鲜见,此举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进了体系,才能摆上位置”,郑富芝说。
    据透露,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地位,相关顶层制度正在设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准备两个文件的制定。一是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劳动教育如何进行。二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明确具体的内容和实施的要求,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
    “必须明确两点:第一点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必须开展劳动教育;第二点是要有专门劳动教育的课时,要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郑富芝表示。
    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社会和时代在变化,劳动教育有新的形态;也要针对城乡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开展。其次要把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会劳动统筹好。形式上不要一刀切。在学校搞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劳动,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不完全一样,主要是要通过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规定是,在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方面,《意见》还提出,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
    焦点
    教育部:
    “家长作业”问题一定要解决
    针对备受关注的学生课业负担转嫁家长,一些学校变相布置“家长作业”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7月9日回应南都称,“家长作业”问题一定要解决,若有学校、教师违反相关规定将严处。
    “家长作业”现象近年来引起较广泛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就针对“家长作业”现象提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南都近日发出的民调也显示,不少家长表示,一些学校老师变相给孩子布置作业,造成“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白天拼命挣钱养娃,晚上还得帮娃写作业,是否hold得得住?2149名网友向南都持反对意见,纷纷表示“hold不住”,该比重占民调样本的75%。
    对待“家长作业”现象,教育部将会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在昨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一定要坚决治理。
    他介绍,《意见》起草时,就曾做过相关调研,认为该问题一定要解决。他进一步解释,从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功能上来看,是为了学生的温故而知新,“既然是留给学生的,就要由学生去完成,不能布置给家长”。
    同时,不能发出错误的信号。“最近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评论,我们也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家长替做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们灌输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自己该做的事还可以让别人代替,这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
    郑富芝表示,《意见》已做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将严格执行,“如果有学校、教师违反了中央的规定,要严格查处”。他认为,家庭作业不是简简单单做几道题,而是要回归教育的育人功能。
    采写:南都记者 唐孜孜 发自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