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展望
来源:人民出版社官方平台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2-01-17
       中国教育扶贫经验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从严重落后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贫困家庭子女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的巨变。可以从三个方面总结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功经验。
      (一)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始终具有强烈的益贫性
      中国的教育发展战略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看,始终具有三方面的益贫性特征:
      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中央财政、对口帮扶、社会助学等外部资源的支持;
      二是基础教育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前10年致力于实现“两基”,自2012年起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重点和困难群体都是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及贫困家庭;
      三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专项教育扶贫措施,到2013年对各类教育扶贫措施进行整合,2016年开展教育脱贫攻坚,发起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以及贫困家庭因贫失学辍学的总攻。可以说教育扶贫长期以来嵌入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之中,寓于国家的教育发展行动进程之中。
      (二)中国教育扶贫的推进呈现明显的社会协同性
      从教育扶贫的投入力量看,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很早就介入了教育扶贫领域,差不多与政府行动同时起步。中国教育扶贫领域的社会扶贫典型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希望工程为代表和引领的社会性捐资助学,以后衍生出普通居民“一对一”助学、社会名人直接捐建学校或设立专项捐助等;
      二是以滋根等社会组织、志愿者为代表的直接扎根基层的助教活动,其总体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有助于直接改善当地教育条件,还可以发挥示范、拉动作用;
      三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协作的规模、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大,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有机组成力量。
      (三)中国教育扶贫具有多阶段的攻坚性
      虽然中国的脱贫攻坚是2015年年底启动的,教育脱贫攻坚是2016年年底启动的,但是中国的贫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以及教育扶贫从一开始就具有“攻坚战”特征,并且经历了多个阶段。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中国的第一轮扶贫攻坚战,其教育发展目标是在贫困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这是第一轮教育扶贫攻坚战;2004—2007年,国家开展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这可视为第二轮教育扶贫攻坚战;2014年开始实施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虽未冠以“攻坚”,实为“攻坚”,既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又不无增加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成色”的意义。
      随后便是2016年以来的教育脱贫攻坚战,将贫困落后地区薄弱、缺失的基础教育以及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义务教育和成年人的技能培训都纳入了攻坚战的范围。因此,中国教育扶贫成就是二十多年来多轮攻坚战所累积取得的。
      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和促进乡村振兴展望
      中国的教育扶贫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的阶段性任务。但是,如果对照下一步面向2035年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等教育现代化目标,中国中西部很多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教育设施、家庭教育费用等门槛性限制,而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城市化集中趋势对教育布局调整和师资配置的现实挑战,以及基础教育可支付性、学校教育单调和社区教育缺失等长期挑战。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追求2035年乡村振兴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下一步发展基础教育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立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弹性师资和课程体系
      未来乡村小规模学校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并成为常态。为避免小规模学校及其在校生沦为基础教育的短板,需要建立适应性的弹性师资和课程体系,使其与教育的标准化相兼容,主要包括:更多的“一专多能”教师、流动和支教岗位常态化、弹性课程体系、更多利用远程教育、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
      (二)建立基于社区管理的基础教育监测和相对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体制机制
在提供基本办学条件基础上,确保农村家庭、流动家庭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将是巩固和保障义务教育成果的底线要求。最有可能掌握适龄儿童上学或失学情况的就是社区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学校。建议恢复并普遍建立曾在一些地区实行的学区0—18周岁儿童入学情况登记制度,以此作为教育监测以及未来对相对贫困家庭子女申请教育资助的依据。
      (三)利用和弘扬社会助学机制,发展优质均衡的乡村教育
      作为社会公益力量发展的一部分,未来中国社会助学力量和机制仍将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弘扬和利用好社会助学力量和机制,使其更好地与乡村教育演变趋势契合,满足正规教育难以满足的教育发展需求,成为提供优质均衡的乡村教育的有生力量。
      (四)结合乡村学校设施和社区文化职能,发展乡村社区教育
      乡村振兴不可无教育。未来乡村以小规模学校为主体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在存在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冗余的情况下,应与当地农村社区的文化发展职能相结合,成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阵地。也就是要借助农村学校的场地、师资和象征性意义,将面向农村居民的社区教育更好地开展起来。
      (五)建立基于常住人口和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与农村小规模学校将会越来越多的趋势相一致,城镇学校的流动学生将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将是另一种的常态化趋势。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本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社会治理动态适应能力的不足,在中国还往往难以做到,导致被动局面。为适应人口流动趋势,以常住人口为基础提供城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势在必行。这一方面需要完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将成为改进社会治理的“试验田”。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经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