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民办高等学校--规范管理政策该如何落实
来源:中国教育先锋网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7-25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来看,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正确处理规范管理和鼓励扶持的关系。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强民办高校管理,必须做到鼓励扶持和规范管理并重,两者缺一不可。规范管理,净化民办高校的竞争环境,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制,对于渴望健康发展的民办高校,也是关心、爱护和支持,是极大的“利好”。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既是民办高校的强烈愿望,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坚定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树立“公平管理”的理念,引导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抓住时机,制订和落实各项措施,营造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环境。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的重点包括:市场竞争的秩序规范、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划、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师生权益的维护、办学的自主权、办学经费的资助以及相关的土地和税收政策等。这些因素对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从大局出发,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稳定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地位,营造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加强领导,依法管理,规范和引导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规范民办高校举办者和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以及规范民办高教管理者的行为,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重要规定。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民办高校的“自律”,同时也需要政府的规范管理。针对民办高校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应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加强民办高校管理的制度建设,使民办高校管理有章可循,当前特别要在资产划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办学效益、规范广告发布,以及引导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监管。另一方面,也要正面引导,培育典型,加强示范性民办高校的建设。

  ---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把内涵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要根据办学实际,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确定适应学校和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培养模式,并以此指导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二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加快调整专业结构,设计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并注意把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特色融入其中;三是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加强教学督察力度,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四是加大对专职教师、尤其是有学术造诣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加大办学投入,特别是要增加教学方面的投入,集中财力加快教学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质量、实施内涵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坚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办学原则和正确的办学方向。

  诚然,举办民办高校需要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投资办学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融资的特征。但是,投入教育的资金完全用资本的概念是难以涵盖的。因此,我们既不能用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定性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任其高“回报”、高“营利”;同时,也不能过分地将公益性视作福利性,从而拒绝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既强调民办学校的公益性的同时又允许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为正确处理公益性和趋利性的关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投资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但是从国际和国内私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凡办得好、可持续发展的私立(民办)高校,多是那些公益性强、坚持非营利原则的学校。有学者甚至指出,公益性是民办高校成为优质高教资源的必备条件。可以说,处理好公益性和趋利性两者的关系,是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