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数很低,能不能报名?”
王老师回答说:“我们招生是没有分数限制的,多少分都可以报名。”
“开学之后的课程怎么安排?上课的老师怎么样?”
“我们实施的是全日制教学,一般是聘请名牌大学的老师来上课。”
“毕业时颁发的证书是什么样的证书?”
“是国家认证的本科文凭,而且在学校期间,我们还进行外语教学,开驾驶课,等毕业后还能拿到除文凭以外的相应证件,工作肯定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好找。”以不设底线的高考成绩进入学校,真的能那么顺利地毕业,并轻易地拿到国家认证的本科文凭吗?
通过朋友介绍,笔者结识了青岛某民办高校招生代办处负责人黄某,笔者表示对招生代理很感兴趣,向他咨询了相关情况。
当这位负责人听说笔者来意,马上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他所代招学校的师资力量多么雄厚,硬件软件设施多么优良,代理招生多么容易。并且,黄某向笔者承诺:每招一名学生,笔者可以拿到至少1000元的提成。笔者问:学校要求的录取线是多少?上课的老师都是什么样的老师?毕业后发给的证书是什么学历?
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招生的时候学生问这些,你就尽量往好了说,到时候给你一套学校的相关证件,学生一般不会怀疑。分数线是没有限制的,也不一定非得高中毕业。学历就说是国家认证的专科和本科文凭,老师都是从名校聘请的。“实际情况真这样吗?”笔者问。
“这个就不归咱们管了,我们只要负责把学生招上来就行了。”
笔者采访到该校毕业生王涛,通过他了解到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王涛说:“刚到学校的时候非常失望,学校的情况跟招生简章上介绍的相差实在太多了。招生简章上漂亮的校园和气派的教学楼直到毕业也‘还在规划中’,我们只能在租来的简陋教室里上课。住宿情况也很糟糕,学校甚至还没盖好自己的宿舍楼,我们被暂时安置在租来的居民房中。上课的老师更是不负责,讲课水平一般,很多同学根本不去上课,到最后大家毕业证一样拿。”采访中,笔者发现,部分民办高校招生宣传时有五大骗术:刻意隐瞒重要信息,在文凭性质等问题上含糊其辞;编造计划名额,一些没有国家计划名额的学校自己编造出名额来欺骗考生;模糊办学资格,某些只有考试培训或者专科教育资格的学校谎称自己能为大学本科教学;夸大办学条件;假承诺,常常在毕业分配等问题上诺以不实之词。王涛就是没能经受住某民办高校开出的“优厚”条件诱惑的受害者。毕业之时他才发现,所谓的"在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情况下,安排学习并发给国家相关机构颁发的工程师证或设计师证的“双证”教育完全没保障,“毕业后保证月薪2000元”的就业安排更是画饼充饥。众多民办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招生,目的就是想从更多的生源中收更多的学费。
王涛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们一个年级大约有学生800余人,人均学费5300元,每年仅学费一项学校就有400万元的收入。如此巨额的收益之下,为什么教学条件那么恶劣呢,他们的收益到哪去了呢?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学校在收取的学费中,给各级“招生贩子”的回扣数额比例竟高达40%。余下的60%,用来租场地、聘教师、支付水电费等等,所剩结余寥寥。有些学校因为资金不足,只能租用工厂的废弃厂房,甚至农家院子;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根本请不起,一般都是在人才市场上低薪招聘一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专毕业生甚至中专毕业生,然后对学生谎称他们是某某高校的硕士或博士。因为待遇太低,这些低学历教师的流动性也很大,最多一学期就会跳槽,有些人甚至几天后就另觅高枝。采访中,很多专家还建议:想进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一定要到相关正规网站了解真实情况。如果有条件,可以提前去学校实地考察一番,以免掉进虚假信息的陷阱。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