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河南将民校纳入“两免一补” 范围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9-24
“我们学校父母都是农民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有365个,名单已经报到商水县教育局了,两免一补的补助可能快发了。”周口中英文学校董事长、河南江河教育集团总裁黄苏涛高兴地说。

  当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时,一直为不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而苦恼的河南民办学校校长们听到了一个令他们高兴的消息,父母都是农村户口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农村民办学校上学,今后也能免学杂费了。

  近日,河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该方案第六条规定,在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正式设立的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就读、符合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资助条件的学生,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河南省2005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5〕34号)规定继续享受相应的资助政策。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免收学杂费问题,该方案规定,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正式设立并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村民办学校,由各省辖市、县(市、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解决,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这是河南‘两免一补’政策的一次突破。”河南省政府有关人士表示。

  他解释说,今年2月,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2006年1月19日出台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河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做好2007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作的通知》,没有把民办学校列入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从实施结果看,民办学校受到了不小冲击,考虑到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一个有益的补充,为此,河南省政府调整了相关政策,把民办学校纳入了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

  记者找到了国家财政部、教育部2006年1月19日出台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财教[2006]4号),其中第二条规定了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对象,其中没有民办学校。有关人士认为,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承担的义务,但囿于国家财力,执行的是按区域分步推进、逐步扩大的政策,由于国家政策没有将民办教育纳入“两免一补”的范围,“上面没有发文,底下的人也不敢乱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省在政策上明确将民办学校纳入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大盘中,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突破。

  随着河南省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困扰河南民办学校近半年的苦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但新的疑惑和苦恼又接踵而来。

  《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出台明确的硬性规定,只是含糊地说,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免收学杂费问题,由各省辖市、县(市、区)予以解决,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该方案被有关人士评价为“将球和难题踢给了地方”。

  省政府有关部门人士对此解释说,全省民办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是贵族学校,实行高收费,显然不能让他们享受国家补贴,但至于如何界定哪些是贵族学校,每个地区的情况差别很大,无法实行统一的标准,为了公平起见,让各省辖市、县根据当地情况自由裁夺。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今年春季以来,由于未能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和其他因素,民办学校生源和师资流失严重,相当一批民办学校倒闭。

  在义务教育的大趋势下,河南民办教育出路在哪里?

  “关键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强化英语教学和某些特长班的设置上形成自己的优势,以吸引优质和富余生源。”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教授说。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河南财经学院副教授殷杰兰表示赞成,他认为,民办教育发展时间短,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民办学校的资金链、领导班子的能力、教师质量和教师稳定性、教师住房与职称问题、学校的特色发展问题等。而国家层面,尽管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跟上,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办学校才会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为了应对新形势,民办学校应联合起来,实行资源共享。”周口中英文学校董事长黄苏涛说。

  今年3月,由周口中英文学校牵头、共12家民办学校结盟,组建了河南江河教育集团,12所民办学校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黄苏涛介绍说,由于周口中英文学校位于商水县城,所招学生父母全部是农业户口的只有365人,仅占小学和初中总学生数的13.5%。因此,享受不享受“两免一补”对今年招生情况影响不大,所招学生首次突破5000人,而这基本上就是现有的教学设施所能容纳的最大量。

  “民办学校的利润主要来源是学杂费,目前不收费不现实。那么,如何竞争过免学杂费的公办学校呢?只有提高教学质量这华山一条路,必须让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感到物有所值。”黄苏涛说。

  除了民办学校自身素质亟须提高外,殷杰兰博士认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公办与民办二者就像小鸟的两翼一样,缺一不可,地方政府应当像支持公办教育那样对民办教育给予支持。在中央对民办教育补助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可以借鉴并创新民办学校的扶助模式,如河南周口等地由地方财政承担教师10年工资、江苏教育部门发放“教育券”等。

  “尽管民办教育是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但这并不能成为政府推卸责任的借口,毕竟民办学校承担的是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义务,毕竟在里面求学的也是国家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的适龄学生。”殷杰兰说。

信息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