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纲要》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本报联合进行的报网互动调查显示,52%的被调查者赞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4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重视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聚焦《教育纲要》・民办教育
《教育纲要》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健全公共财政对民
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截至2009年底,我省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类民办学校达8833所,在校生204.7万人,10年间增长了143.8%。
本报联合进行的报网互动调查显示,52%的被调查者赞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4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重视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本报记者江芸涵实习记者王爽
关键词:信心
《教育纲要》点击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观点
“《教育纲要》十分重视民办教育,这将促进民办教育的长足发展。”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祝启程认为,这体现在对民办教育的定位上,过去对民办教育的定位是满足人们多元选择的教育,而现在是将民办教育看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充分认识到了民办教育、民办学校的价值,对推动教育发展极有帮助。
网友留言:民办教育做了很多公立学校没有做到的事情,民办教育更需要社会支持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成都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表示,《教育纲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让人感受到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备受鼓舞,期待“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关键词:公平
《教育纲要》点击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观点
省老教授协会赵善中说,没有明确投资者、办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就不能让民办教育的路子走得更顺畅。要让民办学校起到真真切切的作用,首先就得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能,这样才能让民办学校的运作更加有保障。
网友“关注者”说,民办教育出现一点问题,社会上就是一片“喊打”之声,这对民办学校是灭顶之灾。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秀琼副教授说,同为教师,用同样的渠道途径取得教师资格证甚至职称,可是公办民办教师的待遇大相径庭。“民办教师的养老金应作为一种公益福利,由政府来保障,让民办教育教师享有与公办教育教师同样的退休养老待遇。”
关键词:创新
《教育纲要》点击
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观点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作为市场化更强的民间院校船小易调头,适应市场需要,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更能与市场对路。民办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只要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都可以尝试。
“凡是具有更强竞争力、能走捷径上档次的办学形式,都应当大胆实验。”四川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顾美玲建议,进行“一校两制”的改革探索,公办与民办学院并存于一所大学,公立部分和私立部分按各自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两者资源共享,各自运行,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双方都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背景链接
1992年在都江堰建立的私立光亚学校,首创全国第一所公民个人兴办正规学校;1996年创办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是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公办大学下设民办二级学院。四川民办教育起步早,但是一路走来风雨兼程。1993年的“嘉好”学校,先被美籍华人收购,而后走上拍卖现场;1999年“成都南洋学校”短短四年便不得不挥泪转让、更名;2000年拥有上海知名中学品牌,由知名校长挂帅成立的建平双语学校,仅两年便“昙花一现”。
经过恢复起步、积极鼓励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四川民办教育已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办学逐步规范,条件明显改善,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