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民校摆脱“复制”模式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记者丁侃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7-13

        内容摘要: 酷暑难耐,宝安中小学生迎来一年最长假期―――暑假。”  特色教学,各个民办学校针对的内容各不相同,康桥书院重视教师的能力提升,而记者从翻身实验学校了解到,该校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训,强调开展技能教育。
 
  酷暑难耐,宝安中小学生迎来一年最长假期―――暑假。对于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说,终于可以放松身心和家长们长时间团聚在一起,而对于民办学校的教职工来说,暑假―――只是他们新一轮招生工作的开始。名校

  民校推出特色办学模式

  “请闭眼、静静放松下来,心中默想你最想感恩的人。现在你们手上有三根蓝丝带,请把它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三个人,并说出你感谢的原因。”心智教育专家陈晃先生说着极具煽情的语言,在柔和的背景音乐烘托中,现场的气氛骤然凝聚起来。一位年轻女教师走到大厅中间,环看一周后,径直走向一位高个男教师身边,并在他的手臂上慢慢系上蓝丝带,流着泪水说着发自肺腑的感谢话:“感谢你这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名校

  上述场景是宝安康桥书院临近放暑假的时候,在学校综艺厅,针对全体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开展的“爱的教育”体验式教师培训活动的一个场景。目的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转变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教师的导师关爱能力。据介绍,从2004年开始,康桥书院推出“导师关爱制”,每学期末都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身心”培训。

  “对学校来说,要弄清楚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师。两个概念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摆正了,师生关系也就理顺了。”康桥书院胡学勇校长向记者介绍。目前,多数民办学校普遍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却忽略了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民办学校的老师,多是刚从校园走出来的‘80后’一代,或是在家乡从事教育多年,想出来闯出一番事业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远离亲人和家乡,来到陌生城市教书,自身也面临很多问题,一个身心不健全的老师,如何培养出健全的学生来呢?”

  特色教学,各个民办学校针对的内容各不相同,康桥书院重视教师的能力提升,而记者从翻身实验学校了解到,该校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训,强调开展技能教育。名校

  去年,翻身实验学校经宝安区教科培训中心批准立项,开展了《民办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拟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开展“一年一学活动”,即让每个学生每年学会一门生活技能。比如,第一年,每人学会一种乐器;第二年,每人学会游泳;第三年,每人学会一种舞蹈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学会9门生活技能,这是令人向往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适应未来生活的品质和能力。”翻身实验学校副校长李晶介绍。

  民校须走高端办学道路

  宝安是深圳的工业大区,又是民办教育强区。宝安的民办学校有效地弥补了公办学校的不足,满足社会、家长多元化需求,同时它还解决了大量外来工子女入学难、政府提供学位紧张的问题。

  不过,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复制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提供单一的教育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深圳市政府推行1+5人口政策后,民办学校的生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民办学校的生存发展之路也变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艰巨问题。

  “民办学校需要早醒悟,早转型。由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成内涵式发展模式。”李晶介绍。走高端办学道路,为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特色服务,成为多数民办学校的发展思路。“从硬件、师资、政策等方面来看,宝安绝大部分的民办学校都不能和公办学校比。但公办学校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学条件标准化,形成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民办学校的体制决定了民办学校有提供满足家长多元化、选择性需要的空间,这就是特色教育。”李晶分析说。名校

  南方日报记者丁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