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河南项城市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大力扶持民办教育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史钧、王玉兴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4-21

        人民网郑州4月11日专电 (记者史钧、王玉兴)近年来,河南省项城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把关,认真审核,集中支付,加强监督,不折不扣地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6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辖15个乡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21万。目前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40所,在校学生21万多人。

        据了解,项城市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最初,只有53000多人受益,占在校生总数的28.6%,根据豫政办(2007)92号文件精神,项城市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参照公办学校标准和做法,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落实了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2009年春季,根据豫政[2008]48号文件规定和周口市“两免一补”办公室的通知,依据豫发改收费[2004]1591号文件规定,项城市按照农村“一费制”中的杂费标准对农村民办学校学生进行了补助,具体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期45元,初中生每年每期60元。同时依据豫发改收费[2006]1710号文件规定,按照城市“一费制”中的杂费标准(即小学每生每期100元,初中每生每期125元)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进行了补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春季学期以来,项城市共收到上级“两免一补”资金34848.9万元,项城市本级财政投入1006.3万元,实际拨付资金35855.2万元。其中,拨付公办教育33495万元,拨付民办教育2360.2万元。在资金分配时,完全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的“两免一补”的政策执行,确保了资金的足额到位。

        在此基础上,项城市还严格规范使用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他们依照在校生实际人数和生均标准测算分配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公用经费。同时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的通知》文件规定,研究制定了《全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具体标准和公用经费倾斜的具体办法》(项保障办[2008]3号),将因学生人数等因素形成的资金结余重点向偏远农村和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进行了倾斜,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2011年度“两免一补”资金的分配使用,结合周口市“两免一补”办公室《关于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指导性意见》精神,在广泛争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征得上级有关部门同意的基础上,日前,项城市政府召开第34次常务会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享受免杂费事宜进行了研究。结合项城实际,及时优化调整资金支出结构,使每一位学生都更好地沐浴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学生手中。

        另据记者了解,民办教育在项城市发展迅速,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45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34所,在校学生45000多人。为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政府从资金支持、师资配备、办学环境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针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中小学校,项城市教育局选派优秀公办教师到校任教,占其教师总数的1∕3,其工资福利由市财政全额供给。民办学校自聘的教师,项城市将其“三金”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些措施的推行,促进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