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民办教育何时能长大 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1-07-08

        破解多重难题

  迎接发展春天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日前记者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招生办获知,截止到5月底,该校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到86%,比前两年高出好几个百分点。据悉,该校今年毕业生多达5600人,考研和出国的人数不多,各占总人数的3%左右,其他毕业生都倾向于直接工作。该校负责人表示,毕业生就业面很广,覆盖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公司,还有海外企业等单位,每年来校招聘的单位有近千家,可提供两万多个岗位。著名的民间高校评价机构中国校友会网今年1月发布的“2011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该校在民办高校中排名全国第二,北京城市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分别名列第一与第三。

  近年来由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努力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加上民办学校自律,我国民办学校日益规范,过去曾经出现的民办学校在招生、内部管理和证书发放等问题已经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民办学校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要化解困境、提高民办教育质量,还有诸多难关有待突破。

  民办教育机构的身份是民办教育的从业者最为担忧的一个问题。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余临,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他呼吁政府为民办教育机构正名,尽快给予他们一个准确合适的身份定位,而后民办教育才能昂首挺胸地发展下去。

  陶西平将我国民办教育划分为初创发展期和转型发展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2003年,以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为标志,打破了高等学历教育的壁垒,使民间力量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阶段是从2003年到2020年,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起点,民办教育进入法制化阶段后的转型发展期。他强调,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才进入转型期不久,民办教育从高速发展的初创期向成熟期的过渡还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努力,以实现民办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发展。

  公众认识、资金来源、自主权和办学机制是我国民办教育在转型期需要面对和突破的主要问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文源说,如果妥善解决上述四个问题,必将为民办教育发展和民办学校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民办教育也必将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内涵发展期。他认为,社会、公众需要准确评价我国民办教育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化认识民办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真正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民办教育。政府应该释放民办学校应有的体制机制活力,赋予民办学校在招生与专业设置方面以应有的自主权,帮助民办学校建立教师制度保障;引导民办学校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并形成比较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

  陶西平预言,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2020年以后中国民办教育将进入到相对成熟的发展期,他建议政府加快落实平等对待的政策,否则民办教育将永远长不大。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