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北京66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9-24

          实施有效教学

          重在争做有效教师

         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投入到区级“十一五”重点课题——“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寓德功能实践研究”中。宣武区学科德育现场会在66中召开,当天,30位教师展示了寓德课程,两位教师主讲了“学科寓德”精品课。目前,学校已完成《学科寓德功能的实践功能研究》结题工作,部分文章在北京市基础教育所论文评比中获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使每一节课教学有效,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在提出“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又依托中央教科所进行相关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让老师真正聚焦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006年,学校完成《低效率课堂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2008年,学校承担了《学分管理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提升了教育的专业水平。

             学校致力于提升教师校本研修质量。在校本研修中,坚持“两种培训”方式,通过“三个途径”,取得了“四方面成果”。

     “两种培训”:一是理论培训。学校聘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二是实践培训。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提出了“123591518”目标,即:1年入门,2年上路,3年过关,5年成熟,9年成为优秀教师,15年成为骨干教师,18年成为特级教师。为此,学校对任职不足3年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技能专题培训,学校聘请教研组长、市区骨干教师承担了对新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任务。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协会,组织开展了课件评比、硬笔书法大赛、说课比赛、“我的课改故事”征文等活动。为了促进“小有名气”青年教师进一步成长,学校组建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使这些教师初步具备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风范和内在品质。为了发挥老教师的智慧才能,学校坚持师徒挂钩校内互助方式,安排每一名区骨干教师承担一名初中教师的指导任务,明确师徒关系与责任。学校每学期利用寒假组织校本培训、暑期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不同形式实践培训,使教师领会了“课比天大”和“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的真谛。

     “三个途径”:一是专家引领。在校本研修中,各教研组根据需求聘请专家带着问题研讨、互动、交流。二是同伴互助。在校本研修中,有组内和校际间的同伴互助。学校将周二下午放学后时间确定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刘国蓉、孔杰、从文丽、白秀荣等16名教师完成了宣武区骨干教师带薪脱产培训,他们学习归来均在组内进行了专题汇报,收到了“一人受训全组受益”的可喜效果。三是走近名师。2007年,66中成立了名师工作室。2008年,宣武区13个学科专家对66中50岁以下教师进行听课。

     “四方面成果”:一是校本研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3年来,66中教师参加市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教材分析等达102节,有4位教师参加全国说课展示活动,有8位教师的录像课作为教材在全国播放。在宣武区第三、四届双优评选中,14名教师获奖,语文组等10个教研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地理组、生物组获得宣武区青年文明号、外语组荣获北京市先进教研组称号。2006年和2009年,分院二部中学教研员对66中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评价,该校优秀课比率分别达到了29%和48%。二是校本研修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校本教研不直接面对学生,但落脚点却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如体育组的青年教师,他们要参加学校说课比赛、要参加宣武区体育教师测试、还要参加北京市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达标,经过反复锤炼,在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体育成绩也在逐年提升,66中在2009年宣武区中学生运动上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五、高中组团体第四的好成绩。宣武区选派66中9名学生代表区参加北京市田径运动会,有些学生获取二级运动员的资格。高中学生英语辩论赛获北京市三等奖;英语版《雷雨》话剧片断,获北京市二等奖;环保科普剧,取得北京市一等奖;金帆管乐参加宣武区艺术节比赛获得一等奖,在宣武区第十二届艺术节比赛中舞蹈《火凤凰》获得二等奖。三是校本研修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在宣武区第四届双优评选中,66中有26位教师被评为“1-4-1”骨干教师,总人数比2005年以前净增20%。宣武区督导室对66中进行综合督导,评价结果为91.5分。在2007年、2008年由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北京娱乐信报、竞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等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面向公众的“京城教育调查”活动中,66中分别被评选为“最有潜质的学校”和“公众满意度最高的十佳中学”。四是发挥校本研修辐射功能,为区域教育发展作贡献。学校承接了来自区教研室委派指导教师工作,进行全市新课程模块辅导及网上交流活动,为全区新教材培训编写整理培训资料,为全区进行新课程展示课、新课标解读示范,参与模拟试题编写及参与模试题研讨工作等等,发挥示范校带动和辐射作用。

        重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是反映学校实力和水平的核心要素。学校研发并录制了百集《66中多元文化课程》,与宣武二职合作开发了《如何设计海报》课程等。目前66中开发的校本课程有80多门,教师编写完成的校本课程教材有12本,全体学生都在六十六中的课程体系下发展、完善自我。

         66中已被市教委批准为乒乓球试点校(又称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中学生体育联合会批准成立“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乒乓球分会”,由66中作为主席单位。目前,乒乓球项目在66中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学校成了“教育部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应用研究实验学校”,在北京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还编制了乒乓球校本教材,使人人会打球,人人能懂球,部分学生能获取裁判员资格证的目标。2008年7月,66中学生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届亚洲青少年运动会,取得两金一银两铜骄人的战绩。2009年7月,66中参加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取得辉煌战绩;8月校乒乓球队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为北京市获得全国总分第一名作出了贡献。

        学校在抓学生体育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几年来,66中为人民大学、北邮、交大、传媒大学等输送了30余名乒乓球特长生。

         晨报老廖:关于教育的一孔之见

         66中是一所规规矩矩的学校。我们不要期待这样的学校提出多么唬人的办学目标,不时变幻出多么炫目的所谓新的理念。以概念唬人不是66中这类学校的做法。66中的本质就是一所区重点校、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就是一所普通而优质的中学,“中学”是它的属性,“普通而优质”是它的属性所涵盖的事实。它牢牢坚守自己的学校的属性,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就这样坚持了55年。55年来,它让一代一代的学生实现了“怀着成才的梦想走进66中学,带着成功的自信走向社会”的美好愿望。它发展的步履稳健,长时期保持着良好的社会评价。今年10月15日,66中将迎来建校55周年。55年来,数万名学生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66中的规矩办学体现在校训上,“奋发勤学,团结为公”,“为公”,这是多么熟悉而陌生的字眼,在今天的个人个性化及价值多元化时代显得何其珍贵!

         它的规矩体现在校园建设上。我好几次走进66中,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66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得不错,学生言行规矩,很有风度和涵养。

         66中办学观念则是常新的。许秀敬校长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学校将办学质量视为教育的生命线,师生在这里都找到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它的中高考水平与它示范校的地位相吻合,每年大量学生在中高考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不是“非人大附中、四中不上”“非清华北大不上”的特殊考生,选择66中便是非常明智的。66中的“非功利”育人模式能把你培养为一个自信的、健康的、有责任感的、素质全面的人。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