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俊彩星驰
[精彩论述]
维系民魂,不是比谁的血更旺,而是比谁的文化更有凝聚力!那么维系一所学校发展,同样不是比谁的楼更高,而是比谁的文化更有凝聚力。我们学校
很注重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招远一中倡导文化管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效应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发是:对学生积极肯定、热情期待、宽容鼓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谈实施希望教育
采访中,这些印象令人难忘———
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招远一中求学的越来越多,重点大学主动前来挂优生培养基地牌子的越来越多。今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胡海岩亲自来为该校挂优生输送基地的牌子。同时,他们还相继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济南联合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全国重点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教,依靠师资水平;育,全凭文化养成。”郭美娟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只为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不是“注水”,而是“点燃心灵之火”。文化管理是一种自觉,一种自尊,一种修养,一种品位,是制度管理的超越,是科学管理的升华。
招远一中力求达到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最佳结合,努力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既“依法治校”严格管理,用“严肃”的制度统一步调;又“以德治校”人文关怀,提倡“有情的管理铸就精神”,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学校环境,把领导的感召力、情感的融合力、理性的说服力、事业的凝聚力和竞争的鞭策力“五力合一”,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师“潜心教研,教书育人”的内在能量,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敬业爱岗,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
该校还建立了“四必到”、“五必访”制度,“四必到”即:学生生病,班主任必到;教师生病,年级主任必到;职员生病,处室主任必到;教师家里有红白喜事,学校必到。“五必访”即:教职工有病必访,生活有困难必访,婚丧事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有思想情绪必访。在这种博大的人文关怀下,学校上下政通人和,凝心聚力,人心思上,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这正是招远一中创造一流业绩的内在动力,也正是“招远一中精神”的鲜活源泉。
更与众不同的是,该校还成立了心理测评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招聘了一名心理硕士研究生和五名本科生,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设立了“大姐与弟妹手拉手,校长与同学心连心”的“校长大姐信箱”,公开了班子成员、班主任的手机号码,老师、学生和家长,有问题,可写信,可发短信,可打电话与学校沟通交流,全面实施情感教育,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以“爱”为桥梁,以“情”为纽带,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出版学校情感教育图书专辑,每天播放富有该校特色的校园歌曲,全力构建充满爱心的和谐的招远一中这个大家,让老师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得舒心、顺心、开心!和谐成为第一生产力,和谐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全校上下出现了人气旺、心气顺、士气高、正气足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一个凝聚力强、向心力大、执行力好、落实力高的精品教师团队。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转化一名差生,与培养一名优生同样重要,同样光荣”,这些精辟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选择全面实施希望教育。同时对学生的校内外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对学生的选课制、走班制和导师制教学,对学生构建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该校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分别给尖子生、中游学生、后进学生和边际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分类教学,分类考试,给每一名学生以希望。今年高考中,一名学生考取了642分的高分。在交流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其中一句关键的话语,打动着每一位老师:“我在一中成功了,走出一中我会更成功。因为,在招远一中的三年里,我听到的、记下的,都是老师鼓励的语言和充满希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