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参与听证预备会的人员正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调研。
在山东省高校学费调整听证会召开前,24日,省物价局召开了听证预备会,媒体代表、消费者听证代表和经营者、利益相关方等二三十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对于学费上涨,学生家长怎么看?公办高校的收入得到提高,那些无缘省财政补贴的民办高校呢?喊了许久的高校财务公开怎会迟迟没有动静?
调价感受 疑问:城里孩子能接受,农村孩子呢?
“现在大学一年的学费也就相当于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提高一下也可以理解。”在省城某外企任职的刘先生孩子正上高三,将赶上这次学费调整,他表示更期待教学质量能随着学费一起提高,让家长的钱花得不冤枉。
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董彦岭教授看来,这么多年的人均收入增长,教育经费适当提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次学费调整后,文科一年多收几百元,理科一年多收千把元,对城市家庭来说构不成很大负担。
不过,山东协和学院院长盛振文注意到一个现象,近些年来,民办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日益增多。“从小学、初中这些基础教育开始,农村孩子就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所受的教育质量明显落后。”
据介绍,从2007年秋季起,国家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把民办高校学生同样纳入,惠及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但现在仍有约5%-10%的贫困家庭学子很难享受统招生那样的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政策,所受社会关注也很少。
将完善奖学助学政策
山东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学费的同时,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高校还将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每年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专项用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并足额发放到位。
民办高校 疑问:公办校增收,民办校招生难?
“学费上调,公办学校普遍受益,民办学校却举步维艰。”盛振文表示,省物价允许民办院校涨学费,但市场不允许。现在不涨学费都面临生源紧张,再涨学费,招生就更加困难了。
据省物价局初步测算,方案实施后,第1年全省高校增加收入近2.06亿元,第2年约增收4.12亿元,第3年约增收6.18亿元。从第4年开始,高校每年约增收7.9亿元。
但在盛振文看来,这些增收都和他的学校没有关系。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办院校一直享受政府财政政策支持,且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我省民办教育始终未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如今整体生源减少,对依靠学费为办学财力支撑的民办学校发展更加不利。
随着山东协和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我省共有8所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校。“目前,我省民办高校平均负债2亿元左右。”盛振文建议给民办高校下拨生均定额经费,哪怕开始数量少一些,以后视财政收入逐渐增加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