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补贴将涵盖民办高校
山东省财政厅的相关人士透露,现在教育经费占我省GDP的4%,其中一半以上用于高等教育补贴,占到了同期财政支出的22%。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省财政补贴可能涵盖民办高校。
生均财政拨款 疑问:规定1.2万元,到高校手里打了折?
据介绍,提高高校的生均拨款数额是化解省属高校债务的措施之一,原来每个学生拨6000元,后来达到生均9500元,去年提到12000元。仅是这部分款项,就会让各个高校的财力有较大提升。一个高校如果有3万人的话,仅财政就会拨款超过3亿元。这部分收入对于省属高校而言极为重要。
“为啥现在医学类的学生生均财政拨款才是8900元,而一些高校的生均财政拨款更是只有7000元?”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周恭勤对此感到不解。无独有偶,山东师范大学的一位听证代表也表示,学校财政拨款只有3亿7千万,而学校有37000名学生,生均财政拨款1万元。
此外,山东大学财政部部长刘洪渭介绍说,相比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动辄几十万元的MBA费用,山东大学的MBA四年读完只需4万元左右,山东大学的网络教育在上海招生时,因招收费用太低,被上海以低价倾销的名义“撵”了出来。同时,费用太悬殊,以致有些学生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生均财政拨款是综合经费
对此,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高校的生均财政拨款是把学生奖学金、学校卖地返还的费用全部加上得出的,这是一个综合的经费。
对于网络教育部分,“我们将放开网络教育的费用和在职研究生的学费,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山东省物价局的相关人士回应说。
“三公”公开 疑问:高校内部审计难实现监督?
学费改革、高校增收,是否意味着高校财务强制公开的时机已成熟?会上,清尚集团济南文化传媒公司运营总监宋飞舟提到了这个敏感话题。
日前,在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中,唯一一个派驻高校的巡视组驻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巡视组晒出“成果”,该校存在出国管理不规范、公款吃喝等“三公”问题。
“学校收的学费,接受的财政拨款,都是纳税人的钱,公办高校财务信息理应完全向社会公开。”宋飞舟建议。2010年9月1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应公开内容中明确规定: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图书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情况,应主动公开。
与会人士表示,多数高校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对学校各部门财务监管难有实际效果,而专门的审计部门一年审计不会覆盖全部高校。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相对落后,亟需改革,否则会跟不上经费增长的步伐。
高校经费将细化公开
针对宋飞舟的提问,山东省教育厅的相关人士给予肯定答复。“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今后,高校经费管理必将更公开、细化。”该人士表示,公办高校的财务报表上应清楚显示开会费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花费等。(孟敏)